第25章
  “是,能做出来。”赵景清捡着几道菜说,“香煎豆腐用老豆腐,煎好外酥里嫩,再调个酱料回锅炒,好吃得很。那个豆腐丸子……”
  说罢,赵景清笑着劝道:“这些都是常买我家豆腐的客人琢磨出来的家常菜,味道好吃,做法又简单,要不婶子你买两块豆腐回去试试。嫩豆腐两文一块,老豆腐三文一块。”
  婶子盯着香煎豆腐的菜谱瞧了会儿,把做法记下,“成,给我包两块老豆腐。”
  “好嘞!”赵景清麻利地给她包上两块豆腐,接过六块铜板。
  有人问:“我想做豆腐丸子,用老豆腐还是嫩豆腐?”
  赵景清:“老豆腐。”
  “那先来一块,我回家做了试试,好吃再来。”
  赵景清:“行,您的老豆腐,您拿好。”
  不多会儿,就卖出去三十几块豆腐,这才开张呢!
  袁牧寄存驴车回来,瞧见摊位前人头攒动,比往天都要多,不由脚步一顿,忙大步挤进摊位。
  不时有人问,这个菜咋做那个菜咋做,赵景清边包豆腐边解释,豆腐递出不会认错人,也不忘收钱。
  你要三块,我要两块,豆腐框一会儿空一框,一会儿又空一框,豆腐摊前的人就没少过,热闹至极。
  老主顾来买豆腐,瞧见后边挂着的菜谱,笑着道:“哟,这不是前两天咱们说的那些菜吗?”
  “是,你们说的菜式好,我寻思着做成菜谱,让更多人做了尝尝。”赵景清问,“阿叔,还是一块嫩豆腐一块老豆腐吗?”
  “对。”挎着菜篮子的中年夫郞笑得合不拢嘴,“都是家常菜式,有那么好啊?”
  赵景清包好两块豆腐递给他,“是啊,您瞧那么多人都想买豆腐照你们说的菜式做来吃呢。”
  “也是。”夫郞环顾摊子前围着的人,付了五个铜板,笑着离开。
  往常过了一个时辰,买豆腐的人渐少,慢慢卖到菜市快散市才能卖完,今儿不过一个时辰,豆腐框已经清空,豆腐卖完了!
  赵景清即使心里有准备,也不由吃惊。
  袁牧更是,没想到不过是多个新奇的小点子,生意就能更上一层楼。
  夫夫二人对望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喜悦。
  后边来的没买着豆腐,可惜不已,“这就卖完了?”
  赵景清:“对,明儿咱多做些,婶子您明儿来。”
  妇人叹了口气,又抬眼看菜谱,赵景清见状,“婶子,要不你进菜市里边,去进门第三排卖豆腐的老头那儿买,他卖的豆腐不错。”
  妇人眼睛一亮,又迟疑道:“可……去别人那买豆腐,还用你的菜谱,会不会不太好?”
  “没事儿,您要过意不去,后边多来我这儿买。”赵景清道。
  “成。”妇人笑着应下,提着菜篮子往菜市里边走,去到赵景清指的位置。
  赵景清和袁牧收拾豆腐框,菜谱还挂着,有人瞧见了问,赵景清一样指路,半点也不介意给别人介绍生意。
  摊子对面,王大川死死盯着赵景清和袁牧,气得简直要咬碎牙和血吞,他豆腐摊就在对面,他们竟然把生意往里边有钱租摊位的人送,也不给他送!
  收下油纸,赵景清小心叠好,和袁牧一起搬东西去驴车。
  赵景清嘴角盈着笑,坠在腰间的钱袋子沉甸甸的,让他心也定了下来。
  袁牧收着东西问:“景清,明儿要做多少斤豆子?”
  “三十二斤。”赵景清道,一早上的时间最多只能做四锅,一锅八斤,三十二斤恰好,“不过一个石磨可能磨不完。”
  袁牧道:“回去我再借个石磨来,村长家有。”
  赵景清点点头,“成。”
  翌日,豆腐摊上摞开二十二个豆腐框。
  顾客络绎不绝,装有豆腐的豆腐框一个接一个挪开,日头上移,不到两个时辰,豆腐售卖一空。
  赵景清收拾豆腐框,心中期盼,盼着好生意能维持到腊月二十八。
  一如他所盼,转眼便到二十八。
  快过年了。
  作者有话说:
  ----------------------
  肥肥的更新来啦~[加油]
  下一章预计也是个大肥章,写完更[摸头]宝宝们不用等哦,我不确定能不能写完orz[可怜]
  第20章
  菜市年前最后一天开张,人满为患。
  赵景清摊子前,围了不少人,有婶子、夫郎买完豆腐也不走,站旁边问他,“年后啥时候开张啊?”
  “出了初七,或者大年十五,说不准。”赵景清回应,手上忙活不停。
  “别十五了,最好出了初七就来,早些来咱们照顾你生意。”
  赵景清笑着回应,“好,我尽量。”
  囤菜的人多,寻常买豆腐,一块两块的买,今儿买豆腐四块五块的买,寻思着天气凉,放两天放不坏,赵景清豆腐卖得快,二十二框豆腐一个半时辰就卖完了。
  收拾豆腐框,跑两个来回搬到驴车上去。
  摞好豆腐框,赵景清和袁牧对视一眼,皆如释重负,露出笑模样。天天起早贪黑忙活小半月,今晚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一觉到天明了。
  赵景清道:“娘让带东西,咱们快些去买吧。”
  袁牧点点头,夫夫二人挤进人海如潮的菜市,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买齐林翠娥让买的东西。
  驾驴车回到家中,豆腐框搬下来摞好,袁牧去刘大爷家还驴车。
  赵景清迈进厨房,提温在灶台上的水壶倒水喝,“娘,你让买的东西放在堂屋,你瞅瞅买齐没。”
  林翠娥拿盘子盛菜,笑着道:“你办事儿我放心,哪还用瞅啊。来,菜端堂屋去。”
  “好。”赵景清端菜去堂屋,将桌子清理出来,又回到厨房要帮忙。
  “你不嫌累得慌,坐着歇会儿吧。”林翠娥说他,“对了,前头给你做的新衣裳新鞋子做好了,待会儿吃完饭拿给你试试。”
  “好!”赵景清双眸明亮,笑盈盈的似装着星子,“娘,您真好。”
  人好,待他也好。
  林翠娥瞥他,笑着道:“你都叫我娘了,能不对你好吗。”
  赵景清只是笑,林翠娥盛出最后一个菜,催他道:“拿碗筷吃饭了。”
  赵景清起身打开斗柜数碗筷。
  自打做豆腐卖开始,袁家中午的饭食最扎实。饭是蒸的甄子饭,菜是一荤两素一汤,腌肉腊肉兔子肉,变着花样做,偶尔还加个蒸蛋羹,油水足足的。
  干的是力气活,不吃饱哪来的力气。
  吃完饭,不用拣豆子泡豆子,赵景清帮着收拾好厨房,从林翠娥那儿捧着新做好的衣裳鞋子回屋。
  脱下干活穿的旧衣裳,赵景清换上新衣裳,湖色上衣,黑色下裤,林翠娥手艺好,暖和又修身,一如前边给他做的衣裳。
  屋子里有一片铜镜,巴掌大小,赵景清隔远些瞧,人靠衣装,新衣裳衬得他人都挺拔几分。赵景清喜爱不已,稀罕了好一会儿。
  又换上新鞋子,鞋底棉花垫得厚实,很软很暖和。这双是棉鞋,棉花压得好,鞋子上脚比兔皮鞋更小巧些,又暖和又好看。
  赵景清坐板凳上,低头盯着鞋子看,嘴角一直盈着笑。
  又穿出去给林翠娥和袁星看,赵景清道:“娘手艺好,穿着正合适。”
  林翠娥道:“好看,湖色衬你。”
  袁星盯着瞧好一会儿,扭头转向林翠娥,面露怀疑,“娘,我的是这样的吗?”可别给他做大衣裳。
  “……”林翠娥无奈道,“记着呢,你前面不还瞧见了,还差裤脚收个边就好了,保证你过年能穿上新衣。”
  袁星抱住林翠娥胳膊,“娘最好了。”
  那股子黏糊劲儿,肉麻得不行,林翠娥直推他。
  袁牧将水缸里鞣制的毛皮挑出来,听着前面院里的声音,走过来盯着景清看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好看。”
  人好看,穿得也好看。
  赵景清抿唇轻笑,触及袁牧的目光,他觉得脸有些热,赵景清眨眨眼别开视线,“娘,我先回屋将衣裳换下来。”
  新衣裳、新鞋子得留到过年穿!
  林翠娥点点头,“去吧。”
  赵景清回屋换了身衣裳,没穿干活的旧衣裳,而是前头林翠娥给他做的黄栌色的新衣。
  寻常这个点该午歇了,赵景清连打几个哈切,却不愿去睡觉,穿过院子到厨房侧面的屋檐下找袁牧。
  他在检查鞣制的皮子,兔皮前些天已经挑出来洗干净挂柴房阴干,现在只剩下一张白狐狸皮。白狐狸皮值钱,不能给鞣制坏了,袁牧检查的小心仔细。现在天冷,泡半个月还没能达到袁牧想要的程度,检查完他又给泡回去。
  袁牧在忙,赵景清便没说话,蹲一旁看他忙,等他忙完后才笑盈盈道:“快去洗手,咱们回屋盘账。”
  “不午歇了?”袁牧往厨房后边水缸走。
  “不了,晚上睡。”赵景清站起身跟着他,拿水瓢舀水给他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