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赵景清一愣,脸上红云翻滚,热气汹涌,艰难吐出几个字,“……袁牧,还是白天。”
  袁牧锁门关窗,坐到床边时也有些脸热,但还是道:“你、你晚上多睡会儿。”
  “……袁牧!”
  ……
  转天,豆腐摊后从两个人变成四个人。
  赵景清从卸豆腐框开始同林翠娥说,哪些需要注意,划豆腐怎么划均匀,怎么撬豆腐起来包不容易坏……一点点的同林翠娥说清楚。
  林翠娥一一记下,袁星亦在认真听。
  卖豆腐的客人来了,赵景清和袁牧从旁搭手,多让林翠娥上手。
  有老主顾好奇问:“赵夫郞,这两位是?”
  “我娘和弟弟,后边三天有事儿,让他们来帮忙卖豆腐。”赵景清回答,娘叫得顺口,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他娘家人。
  忙活一上午,快到散市,二十二框豆腐卖完。
  林翠娥暗暗感慨,卖豆腐可不比推磨容易,笑脸迎人,手脚得麻利,最重要的是算术得快,不能将钱收错了。
  “娘,你坐着歇会儿,我和袁牧收拾。”赵景清转身和袁牧忙活。
  斜对面摊位,吴婶终于抓着机会,笑着凑上前来,“景清,给你说件事儿。”
  赵景清抬头问:“啥事儿?”
  吴婶道:“那王大川被人打了!几天下不来床,是里边林飞他们打的,还报官来着,昨儿有公所的人来抓人。你们收摊早没瞧见,真可惜。”
  赵景清稀奇,“怪不得没见他卖豆腐。”
  袁牧看过来,眼中带着笑,赵景清忍着笑,哪有幸灾乐祸恁明显的。
  又寒暄两句,告别吴婶,去寄存驴车的地方放好东西。
  赵景清和袁牧去买豆腐框,家里拢共二十二个,明儿不够用,还得再买。袁星许久没来镇上,缠着林翠娥要逛一圈。
  四人分头行动。
  昨儿午歇后,袁牧跑了趟林老匠那要打豆腐框,林老匠只答应打十个,时间太紧,再多的赶不出来,他们只得来买。
  豆腐框四十文一个,要买十个,赵景清费了好一番口舌,才说服老板每个便宜一文铜板。
  打的和买的加起来拢共花费七钱又四十文。
  买完回到寄存驴车的地方,林翠娥和袁星已经等着了。
  袁星手里拿了三串糖葫芦,他自个吃着一串,林翠娥手里拿着五串,有她和袁老二的,还有袁月一家三口的。
  见赵景清回来,袁星忙道:“景清哥,吃糖葫芦!”
  赵景清放下豆腐框,接过星儿递来的,“谢谢星儿。”
  袁星笑了笑,又给袁牧递,“二哥,你也吃。”
  袁牧接过,让景清帮忙拿着,扯着缰绳拉驴车往外走。
  赵景清先尝一颗,酸酸甜甜,倒是好吃,双目都明亮几分。
  袁牧瞥见,“给我吃一颗。”
  赵景清将糖葫芦递过去,袁牧就着他的手咬下一颗,“好吃。”
  驴车摇摇晃晃回到村里,驶入袁家,袁老二已经做好饭。
  他做的说不上好吃,只能说堪堪入口。
  填饱肚子,赵景清便忙活开来,明儿要做的豆腐多,得泡六十四斤豆子,单拣豆子就花费不少时间。
  袁牧昨儿讨了好处,现在干啥都积极,不用景清开口,一味地闷头干活。
  林翠娥还奇怪嘀咕,“袁牧今儿咋恁能干?”
  平常袁牧也做事,但抢着做事还是挺少见。
  赵景清:“……”
  不提还好,一提赵景清立即警觉起来,今儿午歇可不能让袁牧再胡闹。
  一如他所愿,袁牧今儿很安分。
  午歇后,赵景清、林翠娥、袁星忙着缝垫豆腐框的布帕子,袁牧劈了好些柴。
  袁老二则去地里忙活,天气渐渐转暖,地里的活要操持起来,索性不到农忙的时候,做豆腐的事儿他还能帮上忙。
  次日清早未到丑时,袁家便燃起了烛火。袁大伯家的两位堂兄,打着灯笼前来。
  院里两个石磨齐齐开动,堂兄推磨生疏,却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很快便上手,堪堪赶着时辰出了六锅豆腐。
  豆腐框搬上板车,赵景清给林翠娥腰上绑好钱袋子,目送袁牧驾驴车远去。
  这还是他第一次没自己去卖豆腐,心里惦记着,但上午还要做两锅,可闲不下来。
  摸黑起来忙活到现在,早饭还没吃,赵景清先进厨房煮了粥,又一人煮了个蛋,就这咸菜和霉豆腐吃了个简单的早饭。
  饭后,又忙活开来。
  赶在袁牧送货回来之际,做出两锅豆腐。
  袁牧喝了几口水,又赶着驴车离开。
  赵景清估摸着时间,现在巳时过半,肯定能赶在午时前送到周府,赵景清松了口气。
  要留两位堂兄吃午饭,赵景清进厨房做饭,自嫁进袁家来,都是林翠娥掌勺,他多是打下手,好些日子没做饭了,也不知厨艺退步没。
  蒸上甄子饭,备好菜,赵景清估摸着袁牧他们快回来了,这才开始炒菜。
  他时间掐得准,菜端进堂屋,袁牧他们回来了。
  袁星跳下驴车,“景清哥,我和娘把豆腐都卖完了!二十三框,都卖完了!”
  早上做六锅,能压三十三框豆腐,往周府送十框,余下的都拿去摊子上卖。
  “你和娘真厉害!”赵景清夸赞,心里那点担忧消失不见。
  “做生意好,收着钱往袋子里放,听着叮叮当当响,干啥都有劲。”林翠娥将钱袋子交给赵景清,一想到有三成分给她,疲惫的面容上带着笑,“你数数,数量对不对。”
  赵景清接过,“成。”
  中午热热闹闹吃饭,饭后送走两位堂兄。
  袁星和林翠娥去休息,赵景清去收拾厨房洗碗筷,袁牧则去泡豆子。
  忙活完回屋,赵景清已经累得不行,连打好几个哈切,却仍然将钱袋子打开。
  袁牧劝道:“要不睡醒了再数?”
  赵景清摇摇头,眼睛里光泽莹润,是打哈切挤出的泪水,他道:“不数清楚我睡不着,心里惦记着,你先睡吧。”
  “我和你一起数,早数完早歇息。”袁牧走到桌边坐下。
  今儿二十三框豆腐,十框嫩,十三框老,算下来是一两一钱又八十文。霉豆腐两罐二十斤,卖空了是两钱。拢共是一两三钱又八十文。
  赵景清和袁牧粗粗数了遍,能对上,便将钱收起来。
  又这般忙了两日,周府定的豆腐终于做完。
  袁牧回家搬豆腐,因着今儿周府结账,赵景清换了身衣裳,跟着一起去。
  驴车摇摇晃晃,驶入山阳镇,又驶过土路,进入一处繁华的宅院聚集处。
  两侧是高墙大院,中间的过道是青石板,驴车停在一处院子后门,袁牧来了几次,熟门熟路敲门,门从里边打开。
  赵景清跟着袁牧后边,一起搬豆腐,将十框豆腐全部搬进厨房院子。
  院里人来人往,丫鬟、小厮衣着的人端着菜进进出出,厨房里热火朝天,隐约能听见朱新梅指挥调度的嗓门。
  等了好一会儿,朱新梅大步从厨房走出来,检查完豆腐爽快结账。
  赵景清拿到手数了数,是二两。
  多了四钱。
  “朱婶,钱给多了。”赵景清道。
  朱新梅道:“老爷子八十大寿,多的是给你们的喜钱。”
  赵景清忙说几句贺词,约好明儿来取豆腐框,赵景清和袁牧从后门离开周府。
  朱红的门扉在他们身后阖上。
  袁牧驾车,赵景清屈膝坐车板上,若有所思。
  这三日,周家和摊子的生意加起来,不算喜钱,收入拢共是七两一钱又四十文。
  利润算下来有六两。
  三天赚六两,放在从前赵景清想也不敢想。
  赵景清捏着钱袋子,二两碎银小小的却硌手,赵景清指腹不断揉捏,脑海里隐隐生出一个想法。
  已不满足只赚菜市散客的钱。
  -----------------------
  作者有话说:感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红心][红心]
  第29章
  驴车驶出青石板路, 转入灰扑扑的土路。
  赵景清压下脑海中的想法,侧身转向袁牧,“袁牧, 咱们去买肉吧, 大堂兄二堂兄跟着咱们忙了三天, 咱去买几斤肉提给他们。”
  袁牧颔首,扯动驴车缰绳, “你去买肉,我进去和娘一起收摊。”
  赵景清:“成。”
  临近午时,菜市人已经少了,袁牧将驴车拉进菜市,半道上赵景清下车, 去往肉铺。
  现在时辰晚, 肉铺的肉剩下的不多, 零零碎碎的, 用来送人拿不出手, 赵景清最后要了一只猪肘子, 四斤六两,这个送人刚好。
  家里吃肉没断过,都是年前做的腌肉、腊肉和腊肠, 新鲜肉还是袁牧杀野猪崽子时吃的。这三天全家一齐出动, 起早贪黑的忙碌, 合该吃点好的。
  赵景清从零碎的里边挑出两块五花肉, 一斤半。又挑拣出两根大棒骨, 可以炖汤喝,骨头给大毛二毛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