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杨延昭和曹炜,不知道王爷为何对这几个蒙古族小部落另眼相看,杀入蒙古高原后,也是先找他们下手。撤走的时候,这几个实力不强的蒙族部落也是重点照顾目标。
  但两人都没有刨根问底儿的问个究竟,摄政王殿下何许人也,此举必有他的深意考量。
  曹炜一张白皙的脸庞已经成了黑红色,目光却是越发的炯炯有神,笑着问道:“王爷,这几个蒙古部落男女老幼加起来二十几万人,牛马羊群更是不计其数,把他们迁往何地安置啊?”
  :“这里!”摄政王赵德芳修长的手指落在舆图上,最北端的东方。
  “这里虽然气候寒冷,但肥沃的黑土地适合耕种,这些蒙古游牧部落,本王就给他们换一份谋生的职业,让他们从牧民改为耕农,若干年后,他们还会是精于骑射,骁勇善战的勇士吗?”
  看着笑得狡猾阴险的摄政王殿下,曹炜和杨延昭简直要佩服的五体投地了。不愿造下太多杀戮的王爷,这一招妙计可是真够高明也真够损的。
  曹炜主动请命,:“王爷,末将带兵将这二十多万人押送去这极北之地,等朝廷派来的官员们到位,您就班师回朝吧!”
  摄政王赵德芳笑了笑,:“朝廷派来的官员到位得等到两个月后,本王可等不及,这几日就班师回朝。
  曹炜你也不必亲自带兵押送迁移的这些蒙古族人,在军中将领里问一下,有谁愿意扎根那里的,本王请奏皇上封他为一个省的封疆大吏。”
  召开了军中会议后,摄政王赵德芳讲出了这个方案,众位将领沉默了一阵后,押送物资来前线的程浩南开了口,:“摄政王殿下,末将愿意率领部下押送这些蒙古族人迁移到那里,扎根落地。”
  :“好!程将军,本王给你两万兵马,你负责押送这些蒙古族人迁移,一路上马羊可让他们随便吃光,牛必须留下做耕牛。
  本王会派人给你们送去粮食和各种作物种子,耕田器具,你就带这二十多万人在那里开辟出万顷良田,建造一座大都城出来。”
  程浩南抱拳请命,:“谢王爷信任,末将必不辱命!”
  一支二十多万人浩浩荡荡的迁移队伍,哄赶着比人口更多的马匹,牛羊队伍,在两万大军的押送下,踏上了征程。……
  故土难离,但不离就会被杀掉的命令下,还是离的好。
  这些蒙古族人凄凄惨惨悲悲切切的离开了故土,不知道将被迁移到哪里,不知道那里有没有水草茂盛的草原,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能够活着到达目的地。
  摄政王赵德芳做事雷厉风行,在回京的同时,就飞书让朝廷派一支运送粮食和耕具的军队,尽早赶往那个目的地。还贴心嘱咐要组建一支经验丰富的工匠和农夫队伍,派去给那些不会造房子不会耕田的蒙古族人做技术指导。…………………
  五年后,这些被宋军强制迁移的蒙古族人,吃着香喷喷的东北白米饭,住着结实御寒的厚土坯房,在没有战争没有杀戮抢掠的安居乐业时,会时常想起迁徙路上那些可笑的事。
  几十万只羊被吃光了时还没有到达目的地,族人纷纷抱头大哭。马匹被吃光了后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一双双猩红的眼睛盯着那些牛,被押送他们的宋军用马鞭刀鞘猛打了一通,保住了几千头耕牛。
  饿的眼珠子发蓝腿打哆嗦以为会死在路上时,却见到了后面送来的一大车一大车连绵不绝的上千车的粮食。
  被派来手把手教他们耕田种地的农夫,在看到第二年的收成后,说啥也不肯走了,将家眷都托人接了过来,要扎根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
  一座雄伟的大城城墙上,黑江省省长大人镇北侯程浩南在巡视着城防。他刚毅的国字型脸膛晒得黢黑,目光如炬!
  :“侯爷,新政改革观察使“巫其和巫仁两位大人,今日就要到了,侯爷您要出城迎接吗?”
  巫其巫仁”两位大人?镇北侯程浩南笑了,别人不认识这两位新政改革观察使大人,他程浩南可认识,那是身份尊贵至极的楚王殿下和襄王殿下啊!
  “两位大人不远万里而来,本侯要出城三里迎接。”
  身旁的副将拱手应命,下去做安排了。
  视野里出现个一支上千人风尘仆仆的队伍时,程浩南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转身往城墙下跑去,带上早已列队等待的文官武将,骑上战马出城迎接。
  镇北侯程浩南带着春晖城的官员迎到了城外三里之地,和新政改革观察使“巫其,巫仁”两位大人,互相见礼客套寒暄了一通,将两位大人迎接进了城内。
  :“侯爷有命,两位钦差大人已经接到,请各位大人各自回家吃晚饭吧!”侯府的幕僚拦住了跟在后面的众位官员。
  被撵走的官员们都有些纳闷儿,侯爷不是个小气吝啬的人啊,为何连顿接风宴都不许我们跟着去侯府吃?
  镇北侯程浩南将两位钦差大人迎进了宴客厅,躬身一礼拜下,:“程浩南参见楚王殿下,襄王殿下!”
  装作和程浩南彼此不认识的两位王爷,都是哈哈一笑,伸手虚扶,襄王玩笑道:“程侯爷,不必多礼了!几年未见,您这都成了封疆大吏,封爵镇北侯了,小王是羡慕嫉妒恨啊!”
  :“王爷说笑了,您和楚王为大宋新政改革推行立下的汗马功劳,凭真本事挣到的正二品官职,可不比您们亲王爵位的尊荣差了半点儿。”程浩南是对这两位王爷真心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