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听着手底下人的汇报,何县令和两位师爷面面相觑,最终决定还是瞒而不报。
  对方都已经交税了,那他还盯着人家干嘛呢?损人不利己的事,他可不想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都相安无事。
  至于剿灭山贼为民除害?那不在他的《为官经》上。
  这之后,何县令就发现县里变化越来越大了。首先就是桃花村附近的十里八乡,渐渐地不再有惨案传来。
  每回衙役去催缴赋税,虽然不能足额完成,但总归是有点收获的。比起其他地方来,这就要好得多了。
  据闻桃花村后面那座深山上破落的道观,又被重新修了起来,里面的女神灵得很。十里八乡的人正是在求了女神后,才得到的救命粮。
  何县令确信,那道观就是山贼搞得鬼。而且身为山贼,对方居然非但不劫掠村民,还在倒贴钱粮收买民心!
  所图甚大呀!
  何县令已经决定,要尽快把自己从这个位置上运作出去,花多少钱都得办。只要他升迁了,那就算到时候这里爆发叛乱也跟他没关系。
  只是他想走,闻人翊还不想他离开呢。
  现在还不是合适的造反时机,他还需要这样一个知情知趣的县令顶在前头打掩护。
  夏青黛在欧文离开大清后,就只剩闻人翊可以给她开香火地图,所以视野范围很小,对于山寨外面的事,看不见就不关心。
  她现在有空便改造一下山寨,乐此不疲。偶尔抽出时间降临神殿,在石像边听闻人翊给她汇报周围的情况。
  对于闻人翊这个大清造反代理人,夏青黛是极为满意的。
  因为他办事情太让自己省心了,都不用她开口,就在山寨下造了一座道观,主要用来救助弃婴。
  对于一个要造反的人来说,收养弃婴这件事情并无太大益处。对夏青黛而言,却觉得这是比造反更有意义的事情。
  闻人翊能在此事上上心,就说明他很懂夏青黛。
  有这样一个会揣摩上意的下属,夏青黛能不高兴吗?
  大清这边按部就班地发展着,英国乡村也没有太落后于人。
  离开伊芙拉镇两年,回到这里时,夏青黛发现自己望荷山庄的主建筑造好了。
  虽然造了好几年,才只造了个外轮廓出来。但夏青黛并不着急,慢工出细活嘛,装修的事也是慢慢来。
  她反正住在浮翠山庄,不太可能会特意拉着欧文去对面的。
  第550章 迟钝的女神
  光阴荏苒,欧文从英国出发去大清时,夏青黛才读大二,等他从大清回到英国时,夏青黛已经大四了。
  从大三开始办理走读的夏青黛,不知不觉间都已经走读了一年时间。
  十八世纪的远行,真就一大半时间花在了漫漫路途上。
  最初看到关于这次出使的史料时,夏青黛一直认为里面关于航程的记载是夸张了。可能是乾隆不欢迎英国人,在入关手续上面搞了太多时间,才导致整个航程那么长。
  这一次亲身经历了一遍,夏青黛才幡然醒悟,原来十八世纪从英国到大清,那就是需要那么长时间。
  顺风顺水得半年,运气不好遇到几个大风浪,那在海上漂泊大半年也不稀奇。
  离开近两年后再回到浮翠山庄,夏青黛有一种久违的喜悦。
  九月正是丰收的季节,山庄的果园和农场到处都硕果累累。
  有了此前夏青黛在山庄土壤里,连续三年插入的营养缓适棒,这里土地变得很肥沃。即便远行的那些时间里,她没有机会干预,山庄农田果园的产量,还是比别的地方高好几成。
  夏青黛这位“游历世界的表妹”一回来,就在后山的河边开起了秋日野餐会,把周围的邻居都请来热闹了一次。
  鸟语花香的森林湖畔,明媚的阳光穿过树叶斑驳地落了下来,落在树下的欧文金色的头发上,使得他整个人都仿佛在闪闪发光。
  夏青黛躺在布满了鲜花的羊毛毯上望着欧文傻笑,美人美景美如画,这一幕美好得有些不真实。
  大家裙摆挨着裙摆,欢声接着笑语,孩子与狗追逐嬉闹,不远处草地上还有悠闲地吃着青草的牛羊,满山人间烟火色。
  小镇乡村快乐的氛围,能让夏青黛短暂忘掉另一块土地上的苦难。
  “给。”在树下的欧文拿着烤好的两条鱼向夏青黛走来,挨着她坐下,并递给了她一条。
  “谢谢。”夏青黛坐直了身,接过欧文递来的原生态烤鱼。
  一股柴火香伴着新鲜鱼肉的清新草香直钻入鼻子,令她胃口大开,问道:“这就是你早上钓到的鱼吧?”
  “是的。”欧文笑着回道,“很有活力的鱼,而且很肥。”
  “哈哈,真好吃!”夏青黛赞了一句,看着边上在人群里哈哈大笑的莫扎特,心情很不错。
  这次欧文回到乡村,顺便也把在伦敦的莫扎特一家接了过来。正是打猎的好季节,在乡下才能放开了玩,伦敦城里可没有打猎的场地。
  夏青黛吃完烤鱼忽然又叹道:“这天气野餐真是太舒服了,真可惜,简今天没来。”
  在这座小镇里面,夏青黛最关心的人除了欧文,就数简·奥斯汀啦。
  她离开的这些日子,发生在简身边最大的事,大约就是她的准姐夫,也就是她姐姐卡珊德拉的未婚夫,在婚前不幸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