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顾辞一见这阵式,连忙抓住他的手臂,生怕他脑子一热,这会儿就进宫面圣,“祖父,你千万别冲动!实话跟你说吧,就算没有太子,孙儿我也不喜欢苏家小姐”他深怕自家祖父不相信又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举动来,连忙又举起手,目光坚定道:“我发誓,我真的不喜欢苏家小姐,而且对她毫无感情!”
顾国公闻言有些怀疑的看向他,“你确定?说不定是年龄小动了情也不自知呢?”
顾辞连连摇头,又连连点头,言语坚定道:“确定!我确实不喜欢她!”
顾国公微微叹了口气,又不死心的追问道:“不是因为太子的缘故?”
顾辞此时已经有些崩溃,他拉着顾国公的手臂哀求道:“不是因为太子殿下,我是真的不喜欢苏家小姐,祖父你就放过我吧”说到最后竟有些有气无力的颓然感。
顾国公仔细看着他,见他神色坦荡,不似说谎的样子,这才叹了口气,心思作罢,不再提撮合苏家小姐和顾辞的事。
顾辞见他彻底歇了心思,这才跟着长舒了口气。
不怕家里催婚,就怕乱点鸳鸯谱啊!
看来以后还是得跟苏家兄妹保持距离才行,不知道哪天又要出什么乱子。
这边顾辞刚精神放松下来,顾国公这边又起了心思。
他盯着跳跃的烛光神色微微有些黯淡,他心中隐约有些担忧,甚至强烈的预感,让他有些害怕。
他偏过头看向坐在他身旁发呆的顾辞,将眼里的情绪全都隐藏起来,继而状似无意般笑着说道:“阿辞,要不你跟祖父一起回北凉吧?”
顾辞闻言微微一愣,听到这话时他心中第一念头竟然是,他若是走了,尘王殿下该怎么办?他会不会难过?
还是他会毫不在意,再结识个新的世家子弟当朋友,然后他们也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
顾国公盯着他的眸子渐渐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暗沉。
他太清楚顾辞的为人了,若不是这里有了他的羁绊,他肯定会第一时间兴奋得答应自已,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沉默的失神。
他深深叹了口气,摸着顾辞的脑袋,一脸沉重的说道:“阿辞,不管你愿不愿意,也不管你是否……舍得,这京城你早晚都要离开,所以早看开与你也不是坏事!”
第六十一章不过是新人笑旧人哭
顾辞扬起脸看向他,眼里已经悄然有了泪花,他勉强扯出一丝笑容,“祖父,我知道了,我一定会肩负起顾家的责任,不让您失望”
顾国公见他这副模样,心疼的说道:“阿辞,你还小,你不懂,人与人的感情是有时效的,他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退甚至消散,很多你如今觉得难舍难分的情感,等经过岁月的沉淀再回想起来,说不定你连对方的模样都不记得了”
转而他又语重心长的说道:“所以,阿辞,祖父知道,你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对你来说这世间很多人很多事你都不想辜负,可不管是什么感情,友情也好,爱情也罢,不过是新人笑旧人哭,往复更替而已,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顾辞愣愣的看着他,心中也是百转千回,他确实舍不得这京城的人和物,可他也明白这京城的繁华注定与他无缘。
也许就像祖父说的那样,等再过十年二十或许用不了那么久,他也会忘记京城中经历过的一切,而他自已也会在别人的世界中消失。
想到这儿,他有些恍惚,等以后自已离开,殿下会不会也……将自已忘了。
他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强迫自已冷静下来,他试着调整了一下心态,重新看着顾国公说道:“祖父,我自然是愿意去边境与祖父团聚,只是当今皇上会答应放我回边境吗?”
大庆从当今圣上继位后,便开始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武将镇守边关,其家眷留在京城为质美名其曰享福,但大家对此都已心照不宣。
所以,他们两个人心里明白,以当今圣上的疑心程度,想让顾辞去北凉边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顾国公望着远处,声音轻的好似自言自语,“我明天上早朝时会向皇上提的,至于他答不答应都不要紧”
顾辞有些摸不着头脑,他疑惑的说道:“既然答不答应都不要紧,祖父又为何会冒着被怀疑的嫌疑去提这件事呢?”
顾国公望着他微微有些出神,却始终没有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他这才站起身嘱咐了声让顾辞早点休息就回去了。
顾辞辗转反侧一夜没睡,闭上眼睛都是在尘王皇子府的场景。
次日,早朝刚散,宫里就传遍了顾国公向皇上请求带顾世子回北凉边境,被皇上婉拒的事。
君逸尘面色难看一声不吭的坐着,墨白看着一桌子还没动筷的早膳,心中暗暗叹了口气,自从主子听说早朝发生的事后,便一声不吭的坐了快一个时辰了,唉~。
君逸尘这几天心里总是不踏实,他虽然心里早就知道,顾辞不会那么容易丢下京城的一切去北凉边境,首先皇上那一关他就过不了,但他还是心里忐忑不安,心神不宁。
顾国公那日在华安寺中说的话犹如魔咒般,时刻折磨着他。
很快日子就到了顾国公离京的这天。
清晨,曙光初照,顾辞早早穿戴整齐后陪着祖父用完早膳,两人像曾经的无数次那样并排向城门走去。
一路上顾辞的目光始终关切的落在顾国公身上,街道两旁的店铺逐渐开门,早起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的生活,顾辞全然没有心思注意这些。
顾国公闻言有些怀疑的看向他,“你确定?说不定是年龄小动了情也不自知呢?”
顾辞连连摇头,又连连点头,言语坚定道:“确定!我确实不喜欢她!”
顾国公微微叹了口气,又不死心的追问道:“不是因为太子的缘故?”
顾辞此时已经有些崩溃,他拉着顾国公的手臂哀求道:“不是因为太子殿下,我是真的不喜欢苏家小姐,祖父你就放过我吧”说到最后竟有些有气无力的颓然感。
顾国公仔细看着他,见他神色坦荡,不似说谎的样子,这才叹了口气,心思作罢,不再提撮合苏家小姐和顾辞的事。
顾辞见他彻底歇了心思,这才跟着长舒了口气。
不怕家里催婚,就怕乱点鸳鸯谱啊!
看来以后还是得跟苏家兄妹保持距离才行,不知道哪天又要出什么乱子。
这边顾辞刚精神放松下来,顾国公这边又起了心思。
他盯着跳跃的烛光神色微微有些黯淡,他心中隐约有些担忧,甚至强烈的预感,让他有些害怕。
他偏过头看向坐在他身旁发呆的顾辞,将眼里的情绪全都隐藏起来,继而状似无意般笑着说道:“阿辞,要不你跟祖父一起回北凉吧?”
顾辞闻言微微一愣,听到这话时他心中第一念头竟然是,他若是走了,尘王殿下该怎么办?他会不会难过?
还是他会毫不在意,再结识个新的世家子弟当朋友,然后他们也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
顾国公盯着他的眸子渐渐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暗沉。
他太清楚顾辞的为人了,若不是这里有了他的羁绊,他肯定会第一时间兴奋得答应自已,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沉默的失神。
他深深叹了口气,摸着顾辞的脑袋,一脸沉重的说道:“阿辞,不管你愿不愿意,也不管你是否……舍得,这京城你早晚都要离开,所以早看开与你也不是坏事!”
第六十一章不过是新人笑旧人哭
顾辞扬起脸看向他,眼里已经悄然有了泪花,他勉强扯出一丝笑容,“祖父,我知道了,我一定会肩负起顾家的责任,不让您失望”
顾国公见他这副模样,心疼的说道:“阿辞,你还小,你不懂,人与人的感情是有时效的,他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退甚至消散,很多你如今觉得难舍难分的情感,等经过岁月的沉淀再回想起来,说不定你连对方的模样都不记得了”
转而他又语重心长的说道:“所以,阿辞,祖父知道,你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对你来说这世间很多人很多事你都不想辜负,可不管是什么感情,友情也好,爱情也罢,不过是新人笑旧人哭,往复更替而已,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顾辞愣愣的看着他,心中也是百转千回,他确实舍不得这京城的人和物,可他也明白这京城的繁华注定与他无缘。
也许就像祖父说的那样,等再过十年二十或许用不了那么久,他也会忘记京城中经历过的一切,而他自已也会在别人的世界中消失。
想到这儿,他有些恍惚,等以后自已离开,殿下会不会也……将自已忘了。
他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强迫自已冷静下来,他试着调整了一下心态,重新看着顾国公说道:“祖父,我自然是愿意去边境与祖父团聚,只是当今皇上会答应放我回边境吗?”
大庆从当今圣上继位后,便开始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武将镇守边关,其家眷留在京城为质美名其曰享福,但大家对此都已心照不宣。
所以,他们两个人心里明白,以当今圣上的疑心程度,想让顾辞去北凉边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顾国公望着远处,声音轻的好似自言自语,“我明天上早朝时会向皇上提的,至于他答不答应都不要紧”
顾辞有些摸不着头脑,他疑惑的说道:“既然答不答应都不要紧,祖父又为何会冒着被怀疑的嫌疑去提这件事呢?”
顾国公望着他微微有些出神,却始终没有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他这才站起身嘱咐了声让顾辞早点休息就回去了。
顾辞辗转反侧一夜没睡,闭上眼睛都是在尘王皇子府的场景。
次日,早朝刚散,宫里就传遍了顾国公向皇上请求带顾世子回北凉边境,被皇上婉拒的事。
君逸尘面色难看一声不吭的坐着,墨白看着一桌子还没动筷的早膳,心中暗暗叹了口气,自从主子听说早朝发生的事后,便一声不吭的坐了快一个时辰了,唉~。
君逸尘这几天心里总是不踏实,他虽然心里早就知道,顾辞不会那么容易丢下京城的一切去北凉边境,首先皇上那一关他就过不了,但他还是心里忐忑不安,心神不宁。
顾国公那日在华安寺中说的话犹如魔咒般,时刻折磨着他。
很快日子就到了顾国公离京的这天。
清晨,曙光初照,顾辞早早穿戴整齐后陪着祖父用完早膳,两人像曾经的无数次那样并排向城门走去。
一路上顾辞的目光始终关切的落在顾国公身上,街道两旁的店铺逐渐开门,早起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的生活,顾辞全然没有心思注意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