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昨日我让你哥哥特意清理过,就为了今日派上用场呢!”
嫂嫂轻轻拉开一片树枝,露出一个小小的洞口来。
“你瞧,坐在你哥哥旁边的,便是那谢家二郎。”
沈绮脸上消退不久的红晕,登时又起来了。
原来嫂嫂费这番心思,竟然是想让自己再好好瞧瞧未来夫君。
乔氏见她不好奇,笑着轻轻推了她一把,沈绮也不再扭捏,站起身来,踮着脚尖,悄悄往那边看。
男客们都围坐在院子的树下吃酒,沈家爹爹和谢家爹爹并排坐在主位,听一旁的谢家二叔高谈阔论。
再往下,依次是街坊附近的叔叔伯伯们,坐在最末位的便是哥哥沈绍,那哥哥旁边的那人……
那人穿了一身暗红的锦衣,因着身材挺拔,背脊宽阔,将锦衣撑得笔挺而合身,乌黑浓密的发丝束在脑后,为他平添了几分勃勃英气。
即便坐在素有美名、风度翩翩的哥哥身旁,他也丝毫不显逊色。
此时,日光透过树梢的枝叶,斑驳陆离地洒在他的后背上,形成了一片片光与影的交错,倒显得煞是好看。
第7章 盘点聘礼
可惜了。
沈绮心中暗叹,只因两人皆背对着这边,任凭她如何努力踮脚,在怎么看也只能看到后背和脖颈。
那鼻子、眉毛、眼睛的模样,却始终被遮挡得严严实实,无从窥见。
怕是老天爷听到了沈绮的心声,正好谢家二叔喝了口酒,留下一个说话的间隙,大哥沈绍不知道说了什么,引得桌上众人都笑了。
谢聿铎也跟着大家在笑,一边笑着,一边自然地转身,轻轻拍了拍身旁沈家大哥的肩膀。
那回头的一瞬间,沈绮就看见了一个端正笔挺的鼻梁,如同斜立起的刀锋,线条流畅而英挺。
她突然“嗖”地一下蹲下身子,动作敏捷得如同受惊的小鹿,紧接着拉起嫂嫂的手,两人便如同风一般地朝内院跑去。
等转过路来,两人在树下累的大口喘气,喘息稍定,两人忍不住相视而笑。
嫂嫂一边轻拍着胸口平复呼吸,一边急切地问。
“怎么样,看清楚了吗?”
“就...就看到了鼻子。”
说完,沈绮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嫂嫂闻言,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啊,鼻子?那能看清楚什么啊!”
沈绮半是娇嗔,半是抱怨。
“谁让他一直背对着我们,也不回头,这谁能看清啊?”
嫂嫂见状,眼珠一转,提议。
“那要不我们再去瞧瞧?”语气中带着几分揶揄和挑逗。
她一听这话,吓得连忙摆手,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不去不去,我可不敢看了。”
“怕什么,我和你哥哥,当初在我家送聘的时候,可是大大方方地就见面了。”
“阿弥陀佛!我的菩萨好姐姐,你们俩七八岁就认识了,小时候,一日少说也能见个五六遭。长大了见得少了,三五日也常都碰面,哪里还需要在送聘的时候相看呢?”
沈绮顿了一顿,又说。
“再说了,以后……总能见到的。”
嫂嫂忍不住笑着羞她,沈绮说完这话,自己也觉得害羞,忙转身去拿热茶壶了。
两人一前一后回到席上,给众人添茶倒酒,众人还在忙着说笑吃席,果然没人留意。
等到日头偏西,这场宴席才到了尾声。
谢家众人牵了马来,准备打道回府。
只不过谢家大郎谢聿铭吃醉了酒,醉得骑不上马,二叔也醉醺醺的。
倒是准新郎没甚醉意,神智清明,爹爹也还好,便让谢聿铭坐了马车,爹爹和二郎慢慢骑着马,原路回家。
沈家夫妇待客周到,直送到大路口才回家来。
谢家一行人都对这门婚事很是满意。
尤其是谢聿铎,今日也难得开怀,谢晏更是大觉宽慰,直说眼看儿子成了婚,亡妻在天上也能安息了。
祖母虽觉得门第有些配不上,到底姑娘人物出色,也不挑什么了。
最生气的是冯氏,她今日憋着劲来瞧沈家的笑话,没想到沈家一家人忙中有序,一点儿没出错,连礼数也是一丝不乱。
那没过门的小媳妇,更是落落大方,见谁都带笑,和和气气的样子,竟然叫人挑不出毛病。
就是那八九岁的小兄弟毛躁些,在人群中跑来跑去,自己正要出口数落几句,他家的大儿子竟然眼疾手快,一把就把小兄弟从人群中拎出去了,叮嘱他好生待着,出去再玩。
好一个小门小户的人家,竟然把自己家的老太太哄得喜笑颜开。
倒是自己的丈夫儿子,在席上逞强好胜,不仅不推辞,反而非要陪上几杯,喝成了这烂醉如泥的样子。
“高……高兴!”
二叔在醉中还在喃喃自语。
二婶气得给了他一巴掌。
送走了谢家众人,沈家夫妇关了院门,收了桌椅碗盘,一起清点谢家送来的聘礼。
八十两白银,这份沉甸甸的礼金,已经原封不动地锁进了家中的箱笼底层,准备给女儿添置嫁妆。
这笔巨额的聘金,抵得上绒线铺三年的纯利润,周围邻居们见了,都忍不住眼红咂舌,议论纷纷。
想当初,自家购置几间房连着小院,也不过才花了三十五两银子。
嫂嫂轻轻拉开一片树枝,露出一个小小的洞口来。
“你瞧,坐在你哥哥旁边的,便是那谢家二郎。”
沈绮脸上消退不久的红晕,登时又起来了。
原来嫂嫂费这番心思,竟然是想让自己再好好瞧瞧未来夫君。
乔氏见她不好奇,笑着轻轻推了她一把,沈绮也不再扭捏,站起身来,踮着脚尖,悄悄往那边看。
男客们都围坐在院子的树下吃酒,沈家爹爹和谢家爹爹并排坐在主位,听一旁的谢家二叔高谈阔论。
再往下,依次是街坊附近的叔叔伯伯们,坐在最末位的便是哥哥沈绍,那哥哥旁边的那人……
那人穿了一身暗红的锦衣,因着身材挺拔,背脊宽阔,将锦衣撑得笔挺而合身,乌黑浓密的发丝束在脑后,为他平添了几分勃勃英气。
即便坐在素有美名、风度翩翩的哥哥身旁,他也丝毫不显逊色。
此时,日光透过树梢的枝叶,斑驳陆离地洒在他的后背上,形成了一片片光与影的交错,倒显得煞是好看。
第7章 盘点聘礼
可惜了。
沈绮心中暗叹,只因两人皆背对着这边,任凭她如何努力踮脚,在怎么看也只能看到后背和脖颈。
那鼻子、眉毛、眼睛的模样,却始终被遮挡得严严实实,无从窥见。
怕是老天爷听到了沈绮的心声,正好谢家二叔喝了口酒,留下一个说话的间隙,大哥沈绍不知道说了什么,引得桌上众人都笑了。
谢聿铎也跟着大家在笑,一边笑着,一边自然地转身,轻轻拍了拍身旁沈家大哥的肩膀。
那回头的一瞬间,沈绮就看见了一个端正笔挺的鼻梁,如同斜立起的刀锋,线条流畅而英挺。
她突然“嗖”地一下蹲下身子,动作敏捷得如同受惊的小鹿,紧接着拉起嫂嫂的手,两人便如同风一般地朝内院跑去。
等转过路来,两人在树下累的大口喘气,喘息稍定,两人忍不住相视而笑。
嫂嫂一边轻拍着胸口平复呼吸,一边急切地问。
“怎么样,看清楚了吗?”
“就...就看到了鼻子。”
说完,沈绮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嫂嫂闻言,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啊,鼻子?那能看清楚什么啊!”
沈绮半是娇嗔,半是抱怨。
“谁让他一直背对着我们,也不回头,这谁能看清啊?”
嫂嫂见状,眼珠一转,提议。
“那要不我们再去瞧瞧?”语气中带着几分揶揄和挑逗。
她一听这话,吓得连忙摆手,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不去不去,我可不敢看了。”
“怕什么,我和你哥哥,当初在我家送聘的时候,可是大大方方地就见面了。”
“阿弥陀佛!我的菩萨好姐姐,你们俩七八岁就认识了,小时候,一日少说也能见个五六遭。长大了见得少了,三五日也常都碰面,哪里还需要在送聘的时候相看呢?”
沈绮顿了一顿,又说。
“再说了,以后……总能见到的。”
嫂嫂忍不住笑着羞她,沈绮说完这话,自己也觉得害羞,忙转身去拿热茶壶了。
两人一前一后回到席上,给众人添茶倒酒,众人还在忙着说笑吃席,果然没人留意。
等到日头偏西,这场宴席才到了尾声。
谢家众人牵了马来,准备打道回府。
只不过谢家大郎谢聿铭吃醉了酒,醉得骑不上马,二叔也醉醺醺的。
倒是准新郎没甚醉意,神智清明,爹爹也还好,便让谢聿铭坐了马车,爹爹和二郎慢慢骑着马,原路回家。
沈家夫妇待客周到,直送到大路口才回家来。
谢家一行人都对这门婚事很是满意。
尤其是谢聿铎,今日也难得开怀,谢晏更是大觉宽慰,直说眼看儿子成了婚,亡妻在天上也能安息了。
祖母虽觉得门第有些配不上,到底姑娘人物出色,也不挑什么了。
最生气的是冯氏,她今日憋着劲来瞧沈家的笑话,没想到沈家一家人忙中有序,一点儿没出错,连礼数也是一丝不乱。
那没过门的小媳妇,更是落落大方,见谁都带笑,和和气气的样子,竟然叫人挑不出毛病。
就是那八九岁的小兄弟毛躁些,在人群中跑来跑去,自己正要出口数落几句,他家的大儿子竟然眼疾手快,一把就把小兄弟从人群中拎出去了,叮嘱他好生待着,出去再玩。
好一个小门小户的人家,竟然把自己家的老太太哄得喜笑颜开。
倒是自己的丈夫儿子,在席上逞强好胜,不仅不推辞,反而非要陪上几杯,喝成了这烂醉如泥的样子。
“高……高兴!”
二叔在醉中还在喃喃自语。
二婶气得给了他一巴掌。
送走了谢家众人,沈家夫妇关了院门,收了桌椅碗盘,一起清点谢家送来的聘礼。
八十两白银,这份沉甸甸的礼金,已经原封不动地锁进了家中的箱笼底层,准备给女儿添置嫁妆。
这笔巨额的聘金,抵得上绒线铺三年的纯利润,周围邻居们见了,都忍不住眼红咂舌,议论纷纷。
想当初,自家购置几间房连着小院,也不过才花了三十五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