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知道了。”姜扶笙应了一声。她看着他高大的背影心生感动。
  他虽待她恶劣,又提那样过分的要求,但到底还是帮了她大忙。
  “你莫要以为我是在帮你。”赵元承仿佛能猜透她的心思,回头瞥了她一眼:“你兄长对我有用处。还有,不拿捏着他你如何能乖乖听我的话?”
  姜扶笙被他这般无情的言语激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终究忍住了。
  跟着他往下一段路之后,密道开始变得平坦起来,继续往前走了一段,才听他道:“到了。”
  他抬手叩门。
  姜扶笙好奇地打量四周。头顶悬着剔透的琉璃灯,将过道前后照得一片雪亮。两边都是房间,除了门上没有镂刻花纹的之外,和外面的房门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过道深处隐有人语,姜扶笙看了两眼暗暗心惊。这地方藏着的远不止她哥哥一人,赵元承一定所图甚大。
  眼前的门无声地打开。
  门内站着一个身形消瘦的青年,穿着一身宽松的暮云灰弹墨锦缎直裰,头顶白玉簪。发白的脸看起来很虚弱,仍然掩容貌俊秀。
  “哥哥!”
  姜扶笙一头扑进姜砚初怀中,忍不住呜呜呜地哭起来。
  她从小到大都是无忧无虑的。家里的长辈和平辈没有一不疼她。就算是她爹那几房妾室,对她也都很好。哪里担过这么大的事?
  从家中被抄爹娘和哥哥流放之后,她肩头便压上了重重的担子。吃饭睡觉从来没有安稳过,一门心思想方设法要替爹翻案上。
  再加上这些日子赵元承回来之后的一直纠缠。事情摞着事情,她早便有些承受不住了。此刻见着哥哥一下有了主心骨。心里头所有的害怕和委屈化作泪水宣泄了出来。
  “不哭,笙儿受苦了……”
  姜砚初也禁不住眼圈发红,连连拍着她后背安慰。
  他这个妹妹,原是家中最娇养的,能做到这个地步实在不易。
  “你们说。”
  赵元承退出去带上了门。
  姜扶笙擦着眼泪抽抽噎噎,看着姜砚初心疼极了:“哥哥才辛苦,瘦了好多。可曾瞧过大夫?身上感觉如何?”
  想起哥哥的心痹之症,她心揪了起来。
  “吃了元承给的丸药,已经好多了。”姜砚初牵着她坐下,倒了一盏茶端到她手中:“哥哥没事,别难过了。”
  姜扶笙接过茶盏,不放心地问:“他给你的什么药丸?”
  “我也不知,应当是良药。”姜砚初道:“我原先时长喘不上气,不过才吃五日,已经大有缓
  解。”
  姜扶笙听着放了心,嘬了一口茶。这才打量了一眼屋子里。
  这屋子不大,里面东西倒是齐全。不仅有桌椅,还有琴和画,靠墙左侧墙书架上满满当当的。
  另一边拉着绣边锦缎帘子,后头应当就是床了。
  “爹娘怎么样?”吃了两口茶,姜扶笙定下心神询问了一句。
  “娘还好。”姜砚初叹了口气道:“爹一时有些难以接受,他毕竟是被冤枉的。不过现在也比才去的时候好。”
  姜扶笙点点头,眼中又蓄起了泪花:“我好好查,争取早些给爹雪冤。对了哥哥,咱们家看库房的豆嬷嬷,你知道她和谁要好吗?”
  说起雪冤,她顿时想起正事来。
  “豆嬷嬷?”姜砚初思量着看看她,欲言又止:“倒是……”
  倒是听闻过,但让他和妹妹说此事,有些难以启齿。
  “什么?”姜砚初睁大乌眸看他。
  姜砚初说不出口。
  姜扶笙看出来了,催他:“哥哥你快说啊?有什么不好说的?”
  “那我就说了。”姜砚初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那日我在园子里温书,听见下人嚼舌根,说豆嬷嬷有个妹妹去世得早,她对在坊市上卖糖葫芦妹夫多有照拂……如果真是那样的关系,或许能打听出点什么来?”
  至于豆嬷嬷对妹夫怎么个“照拂”,那就不言而喻了。
  “我想起来了。”姜扶笙眼睛一亮:“豆嬷嬷给我带过几次糖葫芦,还有麦芽糖。回头我去问问。”
  姜砚初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个册子递给她:“我和爹总结的思路,你那边有什么线索对照一下。”
  “好。”姜扶笙欢喜地接过:“有这个,一定能很快给爹翻案。”
  姜砚初歉然地看她:“哥哥没用,还要辛苦你。”
  “别这么说。”姜扶笙挨过去拉着他手:“哥哥能平平安安地回来就很好了。”
  再说下去,又要难过了。
  她左右看看,转开了话头:“就是这地底下不见天日,空气也不流通,只怕不利于你养病?”
  “没有,你来看。”姜砚初牵起她,进了那绣边锦缎帘后。
  后面果然有一张床,但和姜扶笙想象中不同。床后面别有洞天,竟有一道楼梯通往上面。
  “上面有个院子,平日无事可以上去晒太阳透气。”姜砚初和她解释。
  姜扶笙暗暗心惊,这里面建造成这样,得花多少心思?赵元承当真所图甚大。
  “笙儿。”姜砚初看她,眸色复杂:“你和元承……”
  “我和他没什么。”姜扶笙下意识站直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