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等待战友的时间,小王冒着雨去旁边的小卖店买了两条面包、两瓶牛奶,就和老王蹲在地上吃了起来。
  “师傅,你说这是啥情况?”
  “肯定是大案子,我约莫着是谋杀案,这凶手指定是本地人。”
  “为啥这么说?”
  “外地人谁知道这文化宫早不用了!除了厂里工人和家属咱这小小的林城还有啥人。”
  “那你说咱还能抓着凶手不?”
  “不一定,那尸体都化成白骨了,少说有好几年,凶手不一定跑哪去了。”
  “兴许凶手正盯着咱们呢?师傅你害怕不?”
  “哈哈哈,你师傅我办过的大案,比你吃过的饭粒子还多,还想吓唬我!那凶手就在咱俩眼前我也不怕,赤手空拳跟他碰,咱也不能怵!这人死的多惨,不得还他个公道。”
  小王一脸崇拜的看着老王,此时此刻在他心里师傅的形象又变得高大了许多。
  一阵风突然袭击,刮过来的几大滴雨正好砸到了小王的眼睛,他哎呦一声叫出来,下意识的往后撤,大咧咧的用手背蹭眼睛,又拼命眨了两下,才感觉到舒服点,这雨灰蒙蒙的。
  眼前视线也灰蒙蒙的,他在逐渐清晰的视野中,看见了另一抹醒目的白。
  那是在老的有一种孱弱之态的老旱柳树的侧身,低矮的青春小榆树灌木后的,靠近墙围子的,一、二、三、像是几块洁白的鹅卵石,又像是小孩子初生的乳牙。
  小王深吸了一口气,走向了那块星星点点的白。
  另一具尸体。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阅读^_^
  第2章 左轮手枪
  法医小队赶到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雨早就停了,一股股土腥气泛上来,蛐蛐吱吱喳喳放肆地大叫着。夏夜的闷热被今天的大雨洗去,只剩下丝丝凉意,舔舐着黑夜中的人们。
  法医顾芸是个严谨干练的中年女人,她穿着白的刺眼的白大褂,斜坐在旁边很近的位置,像鹰一样盯着刑警们挖掘尸骨,并不时指导方向。
  小王和同事们一起拿着锹,小心翼翼的挖着,花圃里除了那根指骨,其他的部分都埋的相当深,五六个大小伙子挖的满头大汗。
  小王十分专注,怕破坏了骨架,给法医小队的后续工作带来困难,就一直收着手上的力,往下挖掘着。
  其他小伙子累的没力气了,纷纷从大坑里爬上去短暂休息。这时一个皮肤白净带着银丝边眼睛的白大褂男生跳了进来,捡起一把锹帮忙挖了起来。
  “谢谢啊,你叫啥呀?”小王自来熟的和白大褂男生搭话,同时下意识的仔细观察起了他。
  二十出头,身高中等,头发修剪成稍长的寸头,身上散发着一股消毒水混合福尔马林的味道,白大褂的袖子精心的挽好,下身露出洗得发白的牛仔裤腿,十分整齐干净,长相有几分女孩的气质。
  “我叫赵越。”白大褂男生有些腼腆,可是他干活一点都不含糊。
  “哈哈,我叫王宇。”
  二人你一锹我一锹的进行挖掘,默契十足。
  突然,赵越按住王宇的手,示意他先停下。他和王宇把工具换成了工兵铲。
  二人组很快取得了进展,两排规律的白骨出现了。
  “是肋骨,看样子像是男人的。”赵越用挽起来的袖子抵了一下自己微微起了汗雾的眼镜。王宇连忙把其他人喊过来帮忙。
  此时已经是凌晨了,法医小队们开始了对尸骨的精细挖掘,老王看同事们都累的没劲了,就宣布撤退,让大家都回家睡觉休息,只留小王和自己一起盯着。
  如水的月光流进后院,照在所有人的背上。
  “师傅,你说这案子是咋回事?谋杀案?这是啥仇啥怨一下子杀两个人。”
  “不太清楚,还得看法医确认身份以后再查。”
  老王顿了顿,又补充道:“肯定是大案子,做好准备吧。”
  二人静静地坐在地上,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月亮很美,但是却离他们不寻常的遥远。
  法医小队也收工了,老王和小王对现场进行最后的整理和勘察,他们在花圃的大坑里仔细地检查着,看看法医们有没有遗漏些什么。
  挖掘尸骨的那块地比较松软,老王捻起一块碎布样的东西:“看,这是化纤的衣服,那时候很少有人穿。这都是办案的线索啊,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死者的东西。”
  小王也学着师傅的样子观察着,二人收集了几块还没腐烂的衣服残片,一颗党徽,还有……一颗锈迹斑斑的老老式子弹。
  看来这案子确实不简单。
  二人收工后已经是凌晨四点多,东北的天一向是亮的早,地平线已经透出了鱼肚白,昨天下午接到报案后到现在只吃了一个面包,小王的肚子大声咕咕叫了起来,好像在抗议。
  老王憋着笑,领小王去了厂区门口小街的李姐包子铺。
  李姐包子铺开门的很早,平常只有她一个人。她每天都大早上起来点豆腐脑、熬粥、包包子、炸油条,风雨无阻。因为店里干净整洁,厂区上班的工人、家属区上班上学的都是这家小小早餐店的常客。李姐这人也爽朗,所以对厂区的人都特别熟。
  老王掀开包子铺的珠串门帘子,李姐正坐在桌上包包。
  她显然没想到这个时间会有客人,放下手里的包子,一看是老王,立马露出了笑容,毕竟他俩是老相识。
  “咋这个点来了?现在包子还没蒸上,就豆腐脑好了,来两碗?”
  “昨天忙到现在还没哈眼呢,我徒弟饿了。”老王自然的和李姐搭话,顺手拿了两个白钢勺,和小王一人一个。
  李姐很快端来两碗盛得满满的热乎乎的豆腐脑,小王和老王呼噜呼噜的吃着,李姐笑话他们像几百年没吃过饭,小王抹抹嘴巴:“那可不是嘛,我饿的都变成一薄片儿了!我要再来一碗!”
  李姐捏着包子褶,往台子上一指:“自己多盛点去。”
  老王吃的差不多了,抽出外套内衬里的烟盒,点起了一支烟,慢慢的吸着。
  “咋回事,我听说文化宫挖出骨头架子了,你们是不去那了?”李姐还是忍不住这爱打听的好奇心,冲老李问东问西的。
  “就是去挖了一宿,具体啥情况还不清楚呢。”老李弹了弹烟灰,“别瞎打听,你不害怕呀。”
  李姐见也问不出什么,端着屉子去后厨忙活了。小王端着全是豆腐脑和小料的一大盆豆腐脑,又是一通暴风骤雨。老李慈爱的看着他。
  “吃了个八分饱,差不多得了。”小王打了个响亮的嗝,满意的靠在椅背上揉了揉肚子。
  老王看他吃完了,也不着急走,掏出了装在自封袋里的那颗老式子弹,递给小王。“你仔细看看这个。”
  小王观察半天:“这根本不是常见的子弹,口径太大了,像是以前苏联手枪用的。”
  “对,我也发现了,用这种子弹的枪不多,大概率是苏联左轮手枪。”
  “左轮手枪……”小王喃喃重复道。
  二人一前一后走出了包子铺,往单位走去。
  第3章 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