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1-2.我实在是不想剧透得太彻底,否则至少有一篇番外彻底丧失阅读乐趣。但不写不行,怕被指责骗人进来杀,所以第21大点,哪怕你心底里有一丝微小的共鸣,都赶紧别看了,看到这里请回去反复回味第21大点,千万别勉强。
21-3.实在不行,如果你能坚持到番外,读完番外一就打住,可以当女主被死立执了。
22.普通人杀人会造成心理负担,正义的杀人也会(一些特殊部门会定期接受心理辅导)。
22-1.女主是普通人,杀人如麻的女主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那些惨烈的史实,她【没有】经历过,更没有【系统】学习过。
23.事业和爱情/家庭就是无法兼顾,一方蓬勃发展,一方就是要陷入停滞。至少女主的事业是这样。
24.曾经爱而不得的人如今释怀,也不能拿对方当个普通的女娃,更不会纯恨。这个人当然还是特殊的,会关心她的生命安全,会对她和对别人不一样。
如果你看到这觉得有点膈应,那你就是个洁党啊咋还不走?
25.如果学生上课自己走神,一道题没听懂,他也不问他也不说,下课直接把老师枪毙了,这样不行的嗷?也不能直接去教育局还是什么地方举报老师授课无方的嗷?如果你觉得可以,那你别看了,求求你别看了,从隔壁过来气得我心脏病都要发了。
26.存在lgbtq人群,除了耳熟能详的那两个,还有两个半原创配角,之所以会有半个,因为以她的受教育程度和生活环境不足以让她领悟到这种感情。
27.女主后会改姓,会被称呼“斯内普太太”。(为什么这会成为hp同人文的雷点,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这岂不是赫敏外所有已婚女角色一巴掌、罗琳更是两巴掌吗……)
28.有麻瓜社会的剧情,嗯,有很多。
29.会干涉改变一些事情,我不敢说得太直白,哪天这篇文因为历史虚无主义被封了,各位不听劝非要在评论区瞎解码的姐妹都有责任。自己想办法吧昂!
#会持续更新,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雷点,我会对号入座。
附录: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hp同人计划是三部曲,《品格》讲“命运”,《路口》讲“道路”,还剩一本子世代,打算讲“信仰”。写当然还会写,大纲都差不多了,但不知道会不会往外发,因为不想再写这么长的避雷了。
我写作首先是为了悦己,想必喜欢写作的人都明白这件事的魅力。选择发出来则是因为,一群人看脱口秀比一个人看更好笑。
本来以为同人文,还免费,大家应该都比较明了一些规则或者说礼貌,但事实就是……我活这么大没被这么多人指着鼻子骂过。
甚至骂我前连原文都不去看一眼,是不是太不礼貌了?
我至今仍不觉得那一小节存在任何问题。我没有用【性】化的文字去描写双方的身体与器官,没有体现双方任何正面感受,甚至连行为动作本身,都没有涉及。气氛既不暧昧也不旖旎,更不x秽x情,没有声音,也没有画面,所有的凝视都被桌子挡住,单从风格上来看,可以说非常干巴。
在这种前提下跳脚,简直……和克罗德神父看到埃斯梅拉达恋爱后的反应一样可笑。
说恶心,到底谁恶心?
我故意搞笑来尽量消解内中的严肃性,是因为波子过往经历几乎已经完全剥离了她的理智、羞耻心和对痛苦的感知力——不是为了让书外的读者跌落到书里那些劣等男看客层次的。
想不明白的话这本趁早也别看了,真的。
总的来说,波子从本质上完全“利己”,虽然她一直这里捞捞、那里救救,从番外也能看出来,别人对她的思念与爱,她完全不在意。哪怕是她对别人的爱,如果她不需要,那么“爱人”也只不过是一种需要被克服的缺点。
这样的波子都被骂成【】、【】和【】,我都不敢想新书女主会被骂成什么样,所以我才写了这么长的排雷,希望一些人别看我的文。
提前预警:盖尔是“利他(符合常规语言习惯的汉语固定用法,并不指代单一男性或者男性群体)”的。
(e.g.如果盖尔处在波子的境地,她一定会强颜欢笑坚持到最后一刻,在病榻上受尽折磨最后像一只老猫一样悄悄离开家门,死在无人知晓的角落。)
不过排雷这种东西真的,越写越烦,写到最后干脆这篇文我都不想更了,但想想存稿存了一整年,不更这不鸽人吗?而且我无数次想写be,大虐特虐,把女主写成一个真正的殉道者,转念一想“文案里写好了是he了”,算了算了。
从写手角度来说,很喜欢这个ip,世界观有趣,从不同的时代入手去改变sad ending,在写作难度和剧情难度上来说各不相同,要怎么尽量合理又有趣地圆上那些情节,着实是个挑战。包括我老用ss做男主,就像每一位正经演员被问到你最想演什么角色时,几乎都会回答想演反派,因为反派往往更加立体复杂(没有说ss是反派的意思,也没有说他不是的意思,无论你觉得他是不是都和我无关哈)。
大家小年快乐(无论你过哪天)!
第2章 1
1891年,英国,东盎格利亚,沃土原。
“够了!我再说一遍!我绝对不会穿紧身胸衣!”
这是一座传统的农业村镇,民居大多集中在村公所等公共建筑附近,两年前五英里外新建了一座罐头厂,陆陆续续也有工人在此定居,他们的住宅往往在靠近工厂的一侧,这使得村落的形态看上去像一只两头尖尖、中间圆圆的机梭。
在远离教堂的另一侧,还有几户极不合群的人家,他们深居简出,很少和村民打交道——尽管他们也如常种植、畜牧、营生,但每当他们出现在人前,就会受到保守村民的一再侧目。
譬如从这栋时髦新潮的别墅二层窗台翻出来的小女孩,她一面扯着嗓子怒吼,一面手脚麻利地沿着自来水管溜下来,最要命的是,她身上仅仅穿着一件亚麻长衬衣和绣花的长袜。
“更不会把屁股垫得像个母鸡!”
窗户里露出家庭教师气急败坏的脸,小女孩得意洋洋地扯掉臀垫,踩着便鞋飞快地往相邻一户农家跑去。
“嘿,阿利安娜!”女孩叫道,“出来玩呀!我在榲桲树那发现一窝小猫!”
这户农家——看不出什么风格,因为它从屋顶到外立面全都覆盖着浓密的草皮,像此时此刻村庄外生机盎然的沃野——大门外竖着一个“闲人止步”的牌子,门内花草掩映,隐隐约约露出地上扔得乱七八糟的几把扫帚和奇形怪状的器皿。
小女孩没有进门,虽然她和这家的小女儿是玩伴,但她也自觉地把自己也归进了“闲人”的范畴。事实上,她和阿利安娜认识至今,连一次登堂入室的机会都没捞着。
“纳什小姐?”厨房里匆匆探出一张仓皇的面孔,满脸是汗,“阿利安娜不在,她出去玩了。”
“好吧,她一个人?”纳什小姐有点惊讶,“您不担心她吗,坎德拉阿姨?”
“不好意思,孩子,我现在顾不上——”话没说到一半,厨房里就传来一阵巨大的爆炸声,连隔壁纳什家都跟着哆嗦。
“好吧!好吧!我去找她!我会找到她的!”纳什小姐高声喊道,转身跑开——不跑不行,她的家庭教师来抓人了。
她沿着篱笆墙一路小跑,翻过排水沟,踩着石头爬上一段陡峭的斜坡,穿过通往村外的林荫路后,来到了村子的中心地带。绝大多数的小孩子都爱热闹,阿利安娜虽然才六岁,也不是个顶活泼的脾气,但她喜欢猫在一边观察来往的农夫与工人。
从前她在这里逮阿利安娜都是一逮一个准的,今天也不例外,甚至还有意外收获:三个八九岁大的男孩张着一张大渔网,正蹑手蹑脚地要往阿利安娜头上罩。
老实说他们弄出来的动静不算小,但阿利安娜今天看得格外投入——有个工人搞来了一辆自行车,正在村中大路上骑来骑去地炫耀。
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真令人感动。纳什小姐暗中赞叹。她正要开口喝止这种幼稚但恶劣的霸凌行为,忽然发现一桩怪事:那个骑车的工人总是轧上碎石,他手忙脚乱控制方向的样子逗得阿利安娜“咯咯”直乐,但……那条路上干干净净,哪来那么多杂物?
她悄悄向侧面移动了几步,这才看清——大路上自始至终都只有一块碎石,但它在遵循着某种……意志,锲而不舍地往自行车轮子底下滚。
见鬼了?
小女孩眨了眨眼,径直走上大路,快准狠地捡起了那块作怪的石头。
花圃里传来一声低低的失望叹息。
“谢了,小东西!”工人吹了声口哨,一抬眼看到作怪的男孩子们,立刻喊道:“做什么呢,你们几个!”
工人跳下车,甚至来不及架好支架,就大步流星地冲了过去,他一只手甚至可以拎两个!
21-3.实在不行,如果你能坚持到番外,读完番外一就打住,可以当女主被死立执了。
22.普通人杀人会造成心理负担,正义的杀人也会(一些特殊部门会定期接受心理辅导)。
22-1.女主是普通人,杀人如麻的女主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那些惨烈的史实,她【没有】经历过,更没有【系统】学习过。
23.事业和爱情/家庭就是无法兼顾,一方蓬勃发展,一方就是要陷入停滞。至少女主的事业是这样。
24.曾经爱而不得的人如今释怀,也不能拿对方当个普通的女娃,更不会纯恨。这个人当然还是特殊的,会关心她的生命安全,会对她和对别人不一样。
如果你看到这觉得有点膈应,那你就是个洁党啊咋还不走?
25.如果学生上课自己走神,一道题没听懂,他也不问他也不说,下课直接把老师枪毙了,这样不行的嗷?也不能直接去教育局还是什么地方举报老师授课无方的嗷?如果你觉得可以,那你别看了,求求你别看了,从隔壁过来气得我心脏病都要发了。
26.存在lgbtq人群,除了耳熟能详的那两个,还有两个半原创配角,之所以会有半个,因为以她的受教育程度和生活环境不足以让她领悟到这种感情。
27.女主后会改姓,会被称呼“斯内普太太”。(为什么这会成为hp同人文的雷点,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这岂不是赫敏外所有已婚女角色一巴掌、罗琳更是两巴掌吗……)
28.有麻瓜社会的剧情,嗯,有很多。
29.会干涉改变一些事情,我不敢说得太直白,哪天这篇文因为历史虚无主义被封了,各位不听劝非要在评论区瞎解码的姐妹都有责任。自己想办法吧昂!
#会持续更新,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雷点,我会对号入座。
附录: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hp同人计划是三部曲,《品格》讲“命运”,《路口》讲“道路”,还剩一本子世代,打算讲“信仰”。写当然还会写,大纲都差不多了,但不知道会不会往外发,因为不想再写这么长的避雷了。
我写作首先是为了悦己,想必喜欢写作的人都明白这件事的魅力。选择发出来则是因为,一群人看脱口秀比一个人看更好笑。
本来以为同人文,还免费,大家应该都比较明了一些规则或者说礼貌,但事实就是……我活这么大没被这么多人指着鼻子骂过。
甚至骂我前连原文都不去看一眼,是不是太不礼貌了?
我至今仍不觉得那一小节存在任何问题。我没有用【性】化的文字去描写双方的身体与器官,没有体现双方任何正面感受,甚至连行为动作本身,都没有涉及。气氛既不暧昧也不旖旎,更不x秽x情,没有声音,也没有画面,所有的凝视都被桌子挡住,单从风格上来看,可以说非常干巴。
在这种前提下跳脚,简直……和克罗德神父看到埃斯梅拉达恋爱后的反应一样可笑。
说恶心,到底谁恶心?
我故意搞笑来尽量消解内中的严肃性,是因为波子过往经历几乎已经完全剥离了她的理智、羞耻心和对痛苦的感知力——不是为了让书外的读者跌落到书里那些劣等男看客层次的。
想不明白的话这本趁早也别看了,真的。
总的来说,波子从本质上完全“利己”,虽然她一直这里捞捞、那里救救,从番外也能看出来,别人对她的思念与爱,她完全不在意。哪怕是她对别人的爱,如果她不需要,那么“爱人”也只不过是一种需要被克服的缺点。
这样的波子都被骂成【】、【】和【】,我都不敢想新书女主会被骂成什么样,所以我才写了这么长的排雷,希望一些人别看我的文。
提前预警:盖尔是“利他(符合常规语言习惯的汉语固定用法,并不指代单一男性或者男性群体)”的。
(e.g.如果盖尔处在波子的境地,她一定会强颜欢笑坚持到最后一刻,在病榻上受尽折磨最后像一只老猫一样悄悄离开家门,死在无人知晓的角落。)
不过排雷这种东西真的,越写越烦,写到最后干脆这篇文我都不想更了,但想想存稿存了一整年,不更这不鸽人吗?而且我无数次想写be,大虐特虐,把女主写成一个真正的殉道者,转念一想“文案里写好了是he了”,算了算了。
从写手角度来说,很喜欢这个ip,世界观有趣,从不同的时代入手去改变sad ending,在写作难度和剧情难度上来说各不相同,要怎么尽量合理又有趣地圆上那些情节,着实是个挑战。包括我老用ss做男主,就像每一位正经演员被问到你最想演什么角色时,几乎都会回答想演反派,因为反派往往更加立体复杂(没有说ss是反派的意思,也没有说他不是的意思,无论你觉得他是不是都和我无关哈)。
大家小年快乐(无论你过哪天)!
第2章 1
1891年,英国,东盎格利亚,沃土原。
“够了!我再说一遍!我绝对不会穿紧身胸衣!”
这是一座传统的农业村镇,民居大多集中在村公所等公共建筑附近,两年前五英里外新建了一座罐头厂,陆陆续续也有工人在此定居,他们的住宅往往在靠近工厂的一侧,这使得村落的形态看上去像一只两头尖尖、中间圆圆的机梭。
在远离教堂的另一侧,还有几户极不合群的人家,他们深居简出,很少和村民打交道——尽管他们也如常种植、畜牧、营生,但每当他们出现在人前,就会受到保守村民的一再侧目。
譬如从这栋时髦新潮的别墅二层窗台翻出来的小女孩,她一面扯着嗓子怒吼,一面手脚麻利地沿着自来水管溜下来,最要命的是,她身上仅仅穿着一件亚麻长衬衣和绣花的长袜。
“更不会把屁股垫得像个母鸡!”
窗户里露出家庭教师气急败坏的脸,小女孩得意洋洋地扯掉臀垫,踩着便鞋飞快地往相邻一户农家跑去。
“嘿,阿利安娜!”女孩叫道,“出来玩呀!我在榲桲树那发现一窝小猫!”
这户农家——看不出什么风格,因为它从屋顶到外立面全都覆盖着浓密的草皮,像此时此刻村庄外生机盎然的沃野——大门外竖着一个“闲人止步”的牌子,门内花草掩映,隐隐约约露出地上扔得乱七八糟的几把扫帚和奇形怪状的器皿。
小女孩没有进门,虽然她和这家的小女儿是玩伴,但她也自觉地把自己也归进了“闲人”的范畴。事实上,她和阿利安娜认识至今,连一次登堂入室的机会都没捞着。
“纳什小姐?”厨房里匆匆探出一张仓皇的面孔,满脸是汗,“阿利安娜不在,她出去玩了。”
“好吧,她一个人?”纳什小姐有点惊讶,“您不担心她吗,坎德拉阿姨?”
“不好意思,孩子,我现在顾不上——”话没说到一半,厨房里就传来一阵巨大的爆炸声,连隔壁纳什家都跟着哆嗦。
“好吧!好吧!我去找她!我会找到她的!”纳什小姐高声喊道,转身跑开——不跑不行,她的家庭教师来抓人了。
她沿着篱笆墙一路小跑,翻过排水沟,踩着石头爬上一段陡峭的斜坡,穿过通往村外的林荫路后,来到了村子的中心地带。绝大多数的小孩子都爱热闹,阿利安娜虽然才六岁,也不是个顶活泼的脾气,但她喜欢猫在一边观察来往的农夫与工人。
从前她在这里逮阿利安娜都是一逮一个准的,今天也不例外,甚至还有意外收获:三个八九岁大的男孩张着一张大渔网,正蹑手蹑脚地要往阿利安娜头上罩。
老实说他们弄出来的动静不算小,但阿利安娜今天看得格外投入——有个工人搞来了一辆自行车,正在村中大路上骑来骑去地炫耀。
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真令人感动。纳什小姐暗中赞叹。她正要开口喝止这种幼稚但恶劣的霸凌行为,忽然发现一桩怪事:那个骑车的工人总是轧上碎石,他手忙脚乱控制方向的样子逗得阿利安娜“咯咯”直乐,但……那条路上干干净净,哪来那么多杂物?
她悄悄向侧面移动了几步,这才看清——大路上自始至终都只有一块碎石,但它在遵循着某种……意志,锲而不舍地往自行车轮子底下滚。
见鬼了?
小女孩眨了眨眼,径直走上大路,快准狠地捡起了那块作怪的石头。
花圃里传来一声低低的失望叹息。
“谢了,小东西!”工人吹了声口哨,一抬眼看到作怪的男孩子们,立刻喊道:“做什么呢,你们几个!”
工人跳下车,甚至来不及架好支架,就大步流星地冲了过去,他一只手甚至可以拎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