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他正打算让心腹去禀报李德全,却被郭珍珠拦下了:“管事一开始就有了偏颇,还是让咱们这边的人过去禀报,回头事情如何,让李伴伴查清楚就好。”
  郭珍珠可太清楚什么是先入为主了,要是管事的心腹过去,先提了小礼子没注意,做错了菜送去德贵人那边。
  后边才说,可能点菜的人弄错了,也或许送菜的人错了。
  但是先听前面,就对小礼子的印象变差了不少。
  哪怕后边听着其他解释,印象就很难改变太多。
  如果前后的话换过来说,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听着就是小礼子有错却不多,算得上是被人利用的无妄之灾了。
  郭珍珠以前的上司就是很懂得语言艺术的人,在老板面前先说自己最近多辛苦工作,然后才说部门一季度的业绩。
  业绩要好,那就是上司努力的结果。
  业绩不好,那就是上司在努力,但是被部门其他员工拖后腿了。
  实际上是上司什么都没做,每天只盯着他们上班下班的时间。
  上班要是踩点来,上司就阴阳怪气数落一番。
  下班如果也踩点,上司骂得就更难听了。
  偏偏老板从来不下凡,亲自视察一番,只相信上司的话。
  于是部门业绩好,全成了上司的功劳,每次上司的奖金是最多的。
  凭什么!
  郭珍珠以前当乙方,功劳是上司的,苦劳是她的。
  如今她当上甲方了,怎么也不能看着别人重复自己以前的憋屈。
  管事分明是想让小礼子认罪,御膳房就能彻底摆脱干系,此事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郭珍珠可不能让管事这么干,索性吩咐林嬷嬷去跑一趟,禀报的话就能客观中立得多。
  林嬷嬷其实不大愿意自家主子掺和此事,不但会把事情闹大,还会因此得罪整个御膳房的人。
  可是林嬷嬷得知小礼子的遭遇,不免感同身受。
  宫里人一向捧高踩低,有本事却不懂四处巴结讨好,后边也没人,下场就跟小礼子一样。
  运气好点的,跟林嬷嬷这样还能全身而退,捡了个机会,跟着一个好主子还能重头再来。
  运气差的,就像小礼子这般,被泼了脏水,最后可能丢了差事,甚至没了小命。
  郭贵人意外插手此事,可能年轻气盛,看不惯这等事,也可能真的是为皇上着想。
  无论如何,林嬷嬷只心底庆幸自己真是跟了个心气正的主子。
  毕竟在宫里,能为宫人打抱不平的主子实在是凤毛麟角。
  郭贵人对待外头的宫人尚且如此,对待自己人可不就能更好了吗?
  御膳房的管事见林嬷嬷一走,也带着其他御厨灰溜溜退下了。
  既然宜嫔一个都没看上,他们继续呆在翊坤宫也尴尬,还不如赶紧走,别留着碍眼。
  人一走,宜嫔这才好奇问道:“姐姐怎么突然管起这事来了?总不会是心疼德贵人,想帮着查清此事吧?”
  郭珍珠听着好笑道:“怎么会,我这不是心疼娘娘吗?娘娘难得喜欢那个小礼子的御厨做的菜式,既然他是无辜被利用的,要是查清楚后洗清冤屈,不就能留在翊坤宫的小厨房给娘娘做菜了?”
  “而且还了他清白,小礼子也能更死心塌地给娘娘做好吃的。”
  宜嫔听得一怔,转而满脸感动道:“还是姐姐疼我,我还说姐姐怎么忽然掺和到这事来了。不过姐姐说得也对,御膳房要是随便什么人就能胡乱点菜,谁知道以后入口的东西有没问题?”
  “还是得仔细查查,回头杀鸡儆猴了,也就没人再敢对御膳房伸手,咱们吃着也能安心。”
  她摸着自己还平坦的小腹,小厨房里掌厨的人要不够忠心,还真让人担惊受怕。
  如今小礼子身陷囫囵,这时候真把人全须全尾救出来,的确会对她们两姐妹死心塌地,吃食用着就放心多了。
  毕竟吃食这东西想动手脚实在太容易了,不需要明面上什么不好的东西,只需要放两样相冲的。
  分量只需要一丁点,日积月累下去,人的身子骨就会渐渐虚弱,御医都未必能查出问题来。
  之前郭贵人怀孕的时候,宜嫔就比她还紧张。
  毕竟刚进宫的时候,宜嫔就听了一耳朵后宫争宠,私下动手脚的事。
  所以郭贵人怀孕后吃的用的穿的,每一道宜嫔都让人仔仔细细检查,生怕有人对郭贵人下手。
  如今轮到宜嫔有喜了,自家姐姐立刻支棱起来,反过来护着她。
  知道宜嫔喜欢小礼子的手艺,她就想尽办法把这御厨保下来。
  怀孕的人口味多变,难得碰上喜欢的手艺,吃点好的怎么了!
  宜嫔心里暖融融的,她进宫后因为意外得宠,晋份位比姐姐快,就万事揽在身上,事事操心,只担心姐姐在宫里过得不够如意。
  如今宜嫔发现自己事事把姐姐放在心里,姐姐何尝不也把她放在心上呢!
  另一边,林嬷嬷匆匆赶到御书房外,跟李德全低声禀报了此事。
  李德全听得不由蹙眉,心里暗骂御膳房的管事简直不知所谓!
  幸好郭贵人是个拎得清的,没被管事忽悠过去。
  不然东窗事发,不说御膳房,内务府也得跟着吃挂落。
  至于李德全这个大太监,也会因为没及时告知皇帝这个消息,指不定跟着受连累,只怕要领一顿训斥!
  他连忙说道:“多得娘娘警醒,此事确实非同小可,我这就进去禀明皇上。”
  林嬷嬷迟疑一会,压低声音道:“我家主子见小礼子无辜受累,又是心善想为宜嫔娘娘的孩子积福,加上宜嫔娘娘喜欢小礼子的手艺,小厨房也正好缺个掌厨之人。”
  “当然,还得请李伴伴仔细查明。如果小礼子真是不知情,别是辜负了我家主子的一片好意。”
  李德全一听就懂了,郭贵人这是听闻小礼子这个太监无辜被人借刀子利用,起了恻隐之心。
  只要这太监确实不知情,郭贵人就愿意把小礼子留在翊坤宫掌管小厨房。
  李德全身为大太监,再清楚不过宫里这些阴私。
  小礼子能被推出来当刀子,显然是因为身后没有靠山,性子也不是个左右逢源的。
  但是有一点,他这运气着实不错。
  不提郭贵人暂时还不是小礼的主子,却也愿意捞他一把。
  哪怕贵人只是一时的善心,却能救下小礼子一条命!
  在这宫里,有靠山的人未必能走多远,但是运气好的却可能走到最后。
  第3章 反问
  李德全虽然有心拉这御膳房的老太监一把,却没冲动到直接进去跟皇帝禀报。
  皇帝这会儿正跟朝臣商议前线之事,这时候他冒失闯进去,却只听林嬷嬷的片面之词,没能
  说出什么来,简直是找骂。
  李德全叫来两个干儿子,一个去御膳房那边打探,一个则是到永和宫查问,做了两手准备。
  两个小太监都因为机灵才被李德全看中,听见吩咐立刻拔腿就跑。
  他们当然不会傻到直接说明来意,只找相熟的宫人随意探口风。
  一点蛛丝马迹立刻抓住,换了几个人一问,他们顿时心里有数,回来告知李德全。
  李德全一听,只觉得无语。
  正好里头皇帝商议得差不多,正打算留下几个重臣用饭。
  他之前就瞥见李德全跟两个小太监嘀嘀咕咕,知道外头可能出了什么事,只让宫女领着重臣去侧殿用饭,把李德全叫了进来:“怎么回事?”
  李德全知道什么都瞒不住皇帝,连忙简明扼要把事情说了:“翊坤宫设小厨房,两位娘娘挑御厨的时候发现少了个人,回头一问才得知这人犯了错,给德贵人送错了菜。郭贵人觉得这不是小事,让身边的林嬷嬷过来禀明皇上。”
  闻言,皇帝皱眉道:“御膳房的管事年纪也大了,确实跟郭贵人说的一样,不是什么小事。”
  御膳房居然还想把事情压下来,要不是郭贵人当机立断派人来禀报,这事想必都传不到皇帝耳中!
  皇帝最厌恶别人犯错和隐瞒,可以说御膳房的管事两样都犯了。
  李德全心知御膳房这管事要倒大霉,却压根没半点同情,继续说道:“奴才派人打探了一番,这犯错的太监叫小礼子,以前是在恪太妃身边伺候过。“
  他这么一提,皇帝倒是有印象。
  顺治后宫的嫔妃不少,大多是科尔沁来的,恪太妃则是唯一的汉人妃子。
  恪太妃十年前去世,皇帝还追封她为皇考太妃。
  这位太妃性子温婉,又知书识礼,是吏部侍郎的女儿。
  她病逝前,还把身边伺候的人都安排妥当。
  宫女们愿意出宫的,都贴了一份嫁妆。
  不愿意出宫的,则是留在宫里当个嬷嬷。
  太监不能出宫,也被安排在宫里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