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所以他不知道,最后做出来的花露就不对劲。
郭珍珠叹气,这老师傅真害人,教一点不教一点,最后的步骤还偷摸着自己做。
要不是张卓误打误撞跑到她这里来,郭珍珠还真知道那么一点点,那他肯定根本做不出花露,脑袋也得搬家了。
“老师傅应该还留下漏斗或者滴管之类的东西,就是分离花露用的。分离之后,还得过滤,用上干净的纱布。”
郭珍珠这么一说,张卓立刻恍然大悟。
他想到那些器皿当中有漏斗,还以为是装花露用的,原来是老师傅用来分离花露。
幸好这位顺嫔娘娘真的知道,不然张卓无论如何都做不出花露来,很快就要下去跟老师傅团聚了。
张卓狠狠给郭珍珠叩了好几个响头,哽咽道:“奴才感谢娘娘大恩大德,以后有娘娘用得着的地方,尽管使唤奴才。”
郭珍珠摆摆手道:“行了,你赶紧回去做吧。我知道的也只是皮毛,你要再做不出来,我也没辙了,不必再来找我了。”
闻言,张卓再次叩谢,这才领着小太监退下了。
他回去后第一时间把漏斗和一个细长的管子翻出来清洗,按照昨天的步骤重新再来了一遍,果然分离后的花露能闻到浓郁的玫瑰香气。
再用纱布再三过滤后,得出来的玫瑰花露更是清晰透亮。
张卓倒了一点在手背,低头尝了一口,顿时双眼放光道:“成了!这次真的做出来了!”
周围的小太监也满脸喜色,张卓做出来,那他们这些打下手的就不用跟着他一起掉脑袋了!
小太监纷纷说着漂亮话恭喜张卓,却见张卓笑过后,把新做的花露重新封好,就皱起了眉头。
有个胆大的小太监忍不住小声问道:“张伴伴好不容易把玫瑰花露终于做出来了,怎的这会儿就不高兴了?”
张卓看了他一眼道:“你还记得当时是谁说的,刘太监去内务府问过玫瑰花露的事?”
这话把小太监问住了,他皱眉想了一会就摇头。
其他小太监回想了一会,其中一个才不确定地开口道:“张伴伴,好像是咱们去问谁做过花露的时候,众人七嘴八舌说着老师傅带的几个徒弟。一个说是死了,一个不见了人,一个被打发去行宫。”
“张伴伴正心灰意冷的时候,后边有人嘀咕起刘太监问过花露。周围几个人附和着,好些人说起刘太监跟着顺嫔娘娘办差,是个有福气的。”
这小太监的记性不错,张卓回想了一下,确实跟他说的差不多。
但是那会儿周围的人太多了,有些是好奇的,有些是来看热闹的,有些是幸灾乐祸看张卓倒霉的。
人多嘴杂,一时不知道究竟是谁提起刘太监,其他附和的人是一伙的,又或者是提及后就顺嘴讨论了几句。
不管如何,张卓却不傻,立刻察觉到这是有人故意引着他去找顺嫔!
第32章
张卓当时慌乱极了,被人一提醒,确实把顺嫔当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如果他过去后,顺嫔帮不上忙,此事就会不了了之。
别人不清楚,张卓却得到李德全的暗示,知道这东西是皇帝要的,还打算做花露的买卖来充盈国库。
而且这建议,还是顺嫔提出来的。
要不然张卓也不会在被人提醒后,立刻就跑到顺嫔这边,
是觉得顺嫔提出来的,必然是知道这花露怎么做。
如今想来,如果张卓最后做不出来,提出来的顺嫔必然叫皇帝不悦。
有心人还在皇帝面前添油加醋,那顺嫔就要倒霉了。
张卓眉头皱紧,顺嫔帮了他,自己也得帮顺嫔才是:“走,你带上这瓶花露,咱们这就去求见皇上。”
身边几个小太监面面相觑,小心翼翼劝道:“张爷爷,咱们不多做几瓶,确定这花露能做之后,再去求见皇上吗?只有这么小小一瓶,皇上见了会不会觉得太敷衍了一点?”
这么一小瓶送过去,实在太寒酸了,皇帝见了不高兴怎么办?
张卓瞥了他们一眼道:“你们一个个胆小如鼠,以后还怎么干大事?算了,我自个去就好。”
其中一个小太监刚才没说话,默默翻出一个漂亮的锦盒,里头还垫了最好的绸缎,把装着花露的瓶子放进去。
这样一看,就显得那小小一瓶花露无比珍贵起来。
张卓见了颇为满意,点头道:“就你了,跟我走吧。”
其他小太监见这人居然偷偷赢了张卓的好感,不由心下后悔刚才动作不够快!
张卓带着这小太监跑到乾清宫求见皇帝,李德全见了不免惊讶道:“你这就做好了?”
闻言,张卓点头哈腰道:“是,皇上吩咐奴才后,奴才不敢怠慢,连夜做出来一小瓶,想着呈上给皇上过目一二。”
李德全对他的上进颇为满意,进去禀报后,就让张卓进去了。
张卓一进去就跪下,把锦盒高高捧起:“奴才几经周折,总算把玫瑰花露做了出来,还请皇上过目。”
皇帝也惊讶于张卓的速度,李德全已经把锦盒送了上来,里面是一小瓶花露。
用的是琉璃瓶子,虽然不是全透明的,却能隐隐约约看见里面晶莹液体。
李德全小心拾起瓶子,打开闻了闻,等了一会没有问题,这才递过去给皇帝。
皇帝隔着一段距离就闻到玫瑰花香,凑得近了,这味道更为浓郁。
他虽说之前没用过花露,却用过熏香,知道这味道十分上乘,于是笑着道:“不错,这玫瑰花露香气浓郁,香而不腻,看来你是用心做了。”
张卓满脸激动道:“奴才能做出来,全托皇上洪福。”
接着,他又补充道:“奴才其实一夜未眠,反复蒸馏,却迟迟没能得到最好的花露。只好去内务府求教,却无人能答,最后有人提醒奴才去找顺嫔娘娘。”
皇帝听得挑眉,问道:“你去找顺嫔请教了?”
张卓连连点头道:“是,奴才想着皇上要用这玫瑰花露,就必然是最好才行。奴才实在想破头,一时慌乱,就贸然去永寿宫请教。顺嫔娘娘心善,指点了奴才一二,叫奴才醍醐灌顶,回去后才能做出这瓶玫瑰花露来。”
皇帝听得更惊讶了,郭珍珠竟然还有这才能,指点了张卓两句,就叫他做出玫瑰花露来了吗?
“你仔细说说,顺嫔都教你什么了?”
张卓连忙复述了郭珍珠的话,又说道:“当初做花露的老师傅去得太急,奴才尚未学全。若非有顺嫔娘娘提醒,漏了最后两步,只怕一直都无法做出最好的花露来。”
他说得隐晦,皇帝却是听懂了。
那老师傅有意藏私,没全教会徒弟,哪里想到有一天突然就撒手人寰。
人没了就算了,毕竟宫里好几年也没人要玫瑰花露,谁想到忽然有一天皇帝就要了。
当时跟着老师傅学做花露的几个人,不是死了就是不见了,剩下的还在很远的行宫,就只能把学了半桶水的张卓,被赶鸭子上架。
毕竟其他那些徒弟,可能连半桶水都没有,还不如张卓的。
内务府帮着张卓把此事应下了,张卓能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做,却迟迟没能做出来。
他生怕做不出来被皇帝发落,正着急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提起郭珍珠,就跟溺水的人抓住一块浮木一样,直接就去永寿宫请教了。
没想到郭珍珠只看了看做失败的花露,很快就点出了关键的地方,让张卓恍然大悟,回去后就真做出来了。
皇帝一开始想着,郭珍珠怎么连这个都会?
转瞬间,他就捕捉到张卓在其中提到的事,有人故意提起郭珍珠,张卓才会去永寿宫的。
皇帝立刻问道:“是谁提醒你去永寿宫找顺嫔?”
张卓面露茫然了一会,摇头道:“皇上,奴才不知,当时周围的人很多,众人议论纷纷,冷不丁有人提起这句,奴才也没看清是谁,着急忙慌就赶去永寿宫了。”
连张卓都能怀疑有人故意引着他去永寿宫,更别提是多想的皇帝了。
皇帝皱着眉头,前脚有人盯着三官保抓错处,后脚有人故意使坏,把花露的事推到郭珍珠身上。
他瞬间就明白,自己想做花露买卖的事,宫里有人知道了。
对方是冲着郭珍珠来的,还知道郭珍珠提议了此事。
如果张卓没能做出来,请教郭珍珠也没能问出什么,这花露的买卖做不成,率先提出来的郭珍珠就可能要被皇帝责备了。
思及此,皇帝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一是消息很可能是他这边泄露的,乾清宫竟然被人钻了空子,混进钉子来了吗?
这就让皇帝感觉太不安全了,要是在这里商议密事,却跟筛子一样被人偷听了去,那简直后患无穷。
若是前线的消息走漏风声,岂不是影响到战事了?
二是对方再三针对三官保和郭珍珠,让皇帝费解之余,又对郭珍珠越发心生怜惜。
郭珍珠叹气,这老师傅真害人,教一点不教一点,最后的步骤还偷摸着自己做。
要不是张卓误打误撞跑到她这里来,郭珍珠还真知道那么一点点,那他肯定根本做不出花露,脑袋也得搬家了。
“老师傅应该还留下漏斗或者滴管之类的东西,就是分离花露用的。分离之后,还得过滤,用上干净的纱布。”
郭珍珠这么一说,张卓立刻恍然大悟。
他想到那些器皿当中有漏斗,还以为是装花露用的,原来是老师傅用来分离花露。
幸好这位顺嫔娘娘真的知道,不然张卓无论如何都做不出花露来,很快就要下去跟老师傅团聚了。
张卓狠狠给郭珍珠叩了好几个响头,哽咽道:“奴才感谢娘娘大恩大德,以后有娘娘用得着的地方,尽管使唤奴才。”
郭珍珠摆摆手道:“行了,你赶紧回去做吧。我知道的也只是皮毛,你要再做不出来,我也没辙了,不必再来找我了。”
闻言,张卓再次叩谢,这才领着小太监退下了。
他回去后第一时间把漏斗和一个细长的管子翻出来清洗,按照昨天的步骤重新再来了一遍,果然分离后的花露能闻到浓郁的玫瑰香气。
再用纱布再三过滤后,得出来的玫瑰花露更是清晰透亮。
张卓倒了一点在手背,低头尝了一口,顿时双眼放光道:“成了!这次真的做出来了!”
周围的小太监也满脸喜色,张卓做出来,那他们这些打下手的就不用跟着他一起掉脑袋了!
小太监纷纷说着漂亮话恭喜张卓,却见张卓笑过后,把新做的花露重新封好,就皱起了眉头。
有个胆大的小太监忍不住小声问道:“张伴伴好不容易把玫瑰花露终于做出来了,怎的这会儿就不高兴了?”
张卓看了他一眼道:“你还记得当时是谁说的,刘太监去内务府问过玫瑰花露的事?”
这话把小太监问住了,他皱眉想了一会就摇头。
其他小太监回想了一会,其中一个才不确定地开口道:“张伴伴,好像是咱们去问谁做过花露的时候,众人七嘴八舌说着老师傅带的几个徒弟。一个说是死了,一个不见了人,一个被打发去行宫。”
“张伴伴正心灰意冷的时候,后边有人嘀咕起刘太监问过花露。周围几个人附和着,好些人说起刘太监跟着顺嫔娘娘办差,是个有福气的。”
这小太监的记性不错,张卓回想了一下,确实跟他说的差不多。
但是那会儿周围的人太多了,有些是好奇的,有些是来看热闹的,有些是幸灾乐祸看张卓倒霉的。
人多嘴杂,一时不知道究竟是谁提起刘太监,其他附和的人是一伙的,又或者是提及后就顺嘴讨论了几句。
不管如何,张卓却不傻,立刻察觉到这是有人故意引着他去找顺嫔!
第32章
张卓当时慌乱极了,被人一提醒,确实把顺嫔当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如果他过去后,顺嫔帮不上忙,此事就会不了了之。
别人不清楚,张卓却得到李德全的暗示,知道这东西是皇帝要的,还打算做花露的买卖来充盈国库。
而且这建议,还是顺嫔提出来的。
要不然张卓也不会在被人提醒后,立刻就跑到顺嫔这边,
是觉得顺嫔提出来的,必然是知道这花露怎么做。
如今想来,如果张卓最后做不出来,提出来的顺嫔必然叫皇帝不悦。
有心人还在皇帝面前添油加醋,那顺嫔就要倒霉了。
张卓眉头皱紧,顺嫔帮了他,自己也得帮顺嫔才是:“走,你带上这瓶花露,咱们这就去求见皇上。”
身边几个小太监面面相觑,小心翼翼劝道:“张爷爷,咱们不多做几瓶,确定这花露能做之后,再去求见皇上吗?只有这么小小一瓶,皇上见了会不会觉得太敷衍了一点?”
这么一小瓶送过去,实在太寒酸了,皇帝见了不高兴怎么办?
张卓瞥了他们一眼道:“你们一个个胆小如鼠,以后还怎么干大事?算了,我自个去就好。”
其中一个小太监刚才没说话,默默翻出一个漂亮的锦盒,里头还垫了最好的绸缎,把装着花露的瓶子放进去。
这样一看,就显得那小小一瓶花露无比珍贵起来。
张卓见了颇为满意,点头道:“就你了,跟我走吧。”
其他小太监见这人居然偷偷赢了张卓的好感,不由心下后悔刚才动作不够快!
张卓带着这小太监跑到乾清宫求见皇帝,李德全见了不免惊讶道:“你这就做好了?”
闻言,张卓点头哈腰道:“是,皇上吩咐奴才后,奴才不敢怠慢,连夜做出来一小瓶,想着呈上给皇上过目一二。”
李德全对他的上进颇为满意,进去禀报后,就让张卓进去了。
张卓一进去就跪下,把锦盒高高捧起:“奴才几经周折,总算把玫瑰花露做了出来,还请皇上过目。”
皇帝也惊讶于张卓的速度,李德全已经把锦盒送了上来,里面是一小瓶花露。
用的是琉璃瓶子,虽然不是全透明的,却能隐隐约约看见里面晶莹液体。
李德全小心拾起瓶子,打开闻了闻,等了一会没有问题,这才递过去给皇帝。
皇帝隔着一段距离就闻到玫瑰花香,凑得近了,这味道更为浓郁。
他虽说之前没用过花露,却用过熏香,知道这味道十分上乘,于是笑着道:“不错,这玫瑰花露香气浓郁,香而不腻,看来你是用心做了。”
张卓满脸激动道:“奴才能做出来,全托皇上洪福。”
接着,他又补充道:“奴才其实一夜未眠,反复蒸馏,却迟迟没能得到最好的花露。只好去内务府求教,却无人能答,最后有人提醒奴才去找顺嫔娘娘。”
皇帝听得挑眉,问道:“你去找顺嫔请教了?”
张卓连连点头道:“是,奴才想着皇上要用这玫瑰花露,就必然是最好才行。奴才实在想破头,一时慌乱,就贸然去永寿宫请教。顺嫔娘娘心善,指点了奴才一二,叫奴才醍醐灌顶,回去后才能做出这瓶玫瑰花露来。”
皇帝听得更惊讶了,郭珍珠竟然还有这才能,指点了张卓两句,就叫他做出玫瑰花露来了吗?
“你仔细说说,顺嫔都教你什么了?”
张卓连忙复述了郭珍珠的话,又说道:“当初做花露的老师傅去得太急,奴才尚未学全。若非有顺嫔娘娘提醒,漏了最后两步,只怕一直都无法做出最好的花露来。”
他说得隐晦,皇帝却是听懂了。
那老师傅有意藏私,没全教会徒弟,哪里想到有一天突然就撒手人寰。
人没了就算了,毕竟宫里好几年也没人要玫瑰花露,谁想到忽然有一天皇帝就要了。
当时跟着老师傅学做花露的几个人,不是死了就是不见了,剩下的还在很远的行宫,就只能把学了半桶水的张卓,被赶鸭子上架。
毕竟其他那些徒弟,可能连半桶水都没有,还不如张卓的。
内务府帮着张卓把此事应下了,张卓能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做,却迟迟没能做出来。
他生怕做不出来被皇帝发落,正着急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提起郭珍珠,就跟溺水的人抓住一块浮木一样,直接就去永寿宫请教了。
没想到郭珍珠只看了看做失败的花露,很快就点出了关键的地方,让张卓恍然大悟,回去后就真做出来了。
皇帝一开始想着,郭珍珠怎么连这个都会?
转瞬间,他就捕捉到张卓在其中提到的事,有人故意提起郭珍珠,张卓才会去永寿宫的。
皇帝立刻问道:“是谁提醒你去永寿宫找顺嫔?”
张卓面露茫然了一会,摇头道:“皇上,奴才不知,当时周围的人很多,众人议论纷纷,冷不丁有人提起这句,奴才也没看清是谁,着急忙慌就赶去永寿宫了。”
连张卓都能怀疑有人故意引着他去永寿宫,更别提是多想的皇帝了。
皇帝皱着眉头,前脚有人盯着三官保抓错处,后脚有人故意使坏,把花露的事推到郭珍珠身上。
他瞬间就明白,自己想做花露买卖的事,宫里有人知道了。
对方是冲着郭珍珠来的,还知道郭珍珠提议了此事。
如果张卓没能做出来,请教郭珍珠也没能问出什么,这花露的买卖做不成,率先提出来的郭珍珠就可能要被皇帝责备了。
思及此,皇帝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一是消息很可能是他这边泄露的,乾清宫竟然被人钻了空子,混进钉子来了吗?
这就让皇帝感觉太不安全了,要是在这里商议密事,却跟筛子一样被人偷听了去,那简直后患无穷。
若是前线的消息走漏风声,岂不是影响到战事了?
二是对方再三针对三官保和郭珍珠,让皇帝费解之余,又对郭珍珠越发心生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