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错了就重来,最后才得了这么一份。
  皇帝微微颔首道:“四阿哥也用心了,不过以后不必抄经,只给朕写一幅字也够了。”
  他明白四阿哥如今生母德贵人不给力,养母佟佳氏不在,佟家又落魄了,没人能给四阿哥支持。
  四阿哥身无旁物,又不能跟几个兄长的礼物撞上,一样的话就显得心意不够,才会想出抄经来。
  但是他年纪太小,皇帝担心四阿哥抄经多了会移了性情,于是叮嘱了几句。
  四阿哥答应了,五阿哥就上前来,手里拿着一个小模型。
  皇帝看了一眼,郭珍珠也凑过来看了看,诧异道:“五阿哥,这难道是天车?”
  这古代叫天车,其实就是钻井器,专门用来开采盐井的。
  盐井有些极深,人力很难下去开采,就需要用到机器了,这天车就能往下打碎盐石,然后人往底下倒水,让粉末和水混在一起,变成粗盐卤。
  天车还能把这些盐卤水提上来,甚至不需要人去搬运,离着数公里都能用竹筒顺流过去。
  郭珍珠曾见过这种天车,后来用来开采石油的机器就是参考天车的结构了。
  没想到这时候,五阿哥居然做出天车的雏形来了?
  五阿哥一听,顿时惊喜道:“姨母果然认得,这是我看书后摸索着做出来的,还有戴先生指点了一番,只做出简单的模型。还想着太简陋,没料到姨母一眼就瞧出来了。”
  被郭珍珠提醒,皇帝也看出来了,点头道:“这模型做得不错,回头可以让人做个大的,开采盐井的时候就能用上了。不过这只是简单的模型,细节方面还得仔细琢磨,回头五阿哥画个图纸出来给朕看看。”
  五阿哥欢欢喜喜应了,大阿哥忍不住看了过来,这送礼还给五阿哥送出个差事来了?
  他还以为小太子够勤勉了,五阿哥却喜欢这些科学的小东西,读书方面只算一般。
  大阿哥原本觉得,尚书房里的弟弟们读书都极好,除了五阿哥,两兄弟每次挠头做功课的时候互相看一眼,都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
  如今大阿哥才发现,五阿哥的才能不在读书上,在做这些机器上面简直是天赋异禀。
  所以说到底,尚书房里读书不行,其他方面也一般的,难道就只有大阿哥自己了吗?
  他突然想到过目不忘的八阿哥,虽然不爱说话,这个最小的弟弟读书却相当不错,太傅都恨不能给八阿哥开小灶多说点。
  可惜八阿哥拒绝了,觉得没必要,还要陪着七阿哥做功课,实在没时间。
  太傅遗憾得很,却也不好勉强八阿哥。
  七阿哥读书倒是笨拙,只骑射天赋不错,甚至比大阿哥小时候更好。
  大阿哥:他捞了几个弟弟进来尚书房,以为能松快一点。五阿哥也学着捞了,最后样样不够出色的只有自己了吗?
  第137章
  大阿哥忍不住有点郁闷,弟弟们一个个都太出色了怎么办,就没个跟自己一样的学渣弟弟吗?
  皇帝把孩子们的礼物收下,笑着说道:“好了,咱们也该准备去宫宴了。”
  身后的林嬷嬷低声提醒,郭珍珠应该去慈宁宫露个面,让贵夫人给她请安。
  郭珍珠这才想起此事来,只顾着陪两个孩子来给皇帝送礼物,倒是忘记慈宁宫那边了。
  不过有皇太后在,其实她去不去也行。
  皇帝听见林嬷嬷的话就说道:“爱妃先去慈宁宫,校场离着远,坐软轿过去就好。”
  郭珍珠笑着应下,这才被林嬷嬷扶着上软轿,很快到了慈宁宫。
  皇太后得知郭珍珠过来了,笑着让嬷嬷请她进来。
  贵夫人有些见过郭珍珠,大多是在宫宴上见的。尤其这几年皇帝守孝的缘故,过年都从简了,连宫宴都懒得办。
  不少前几年新嫁的贵夫人倒是没见过这位顺皇贵妃,不由有些好奇。
  毕竟在宫外,这位顺皇贵妃被传得神乎其神。不但貌美还聪慧,做出了很多新鲜的东西。
  她们如今用着的玫瑰花露,喝的红酒,用的化妆刷,还有这两年孩子们手里的玩具车,皇太后用着的彩色琉璃茶盏,全是顺皇贵妃弄出来的。
  这么个奇女子,自然多的是人好奇,都想知道顺皇贵妃这脑瓜子是怎么长的,怎的会那么多的东西。
  郭珍珠进去的时候,就感觉受到万众瞩目。
  不过她已经不是刚穿来的时候了,这几年晋封飞快,早就习惯了被人注视,从容走到皇太后跟前行礼道:“太后娘娘,是我来晚了。”
  皇太后拉着郭珍珠的手,在自己身边坐下,笑着道:“我知道你是去皇上那边了,皇上早就派人来说了一声,倒也不算什么。”
  “刚才正说起皇上送的这套彩色琉璃的茶具,听闻是你让工匠做出来的,夫人们都很是好奇,我也是。”
  郭珍珠一听就笑笑道:“我也就胡乱指挥了一番,全是工匠的功劳。他们反复烧了两个月,这才烧出一套像样得来,于是我就送给皇上了,正好过年了,也是一份不错的新年礼物。”
  闻言,皇太后就笑笑道:“你这是谦虚了,工匠要是没你这胡乱指挥,只怕一直都做不出来。这茶具看着漂亮,我都有点舍不得用了。”
  郭珍珠就劝道:“茶具而已,工匠既然烧出来了,还不止一套,自是掌握了怎么烧这彩色琉璃,以后多的是,太后娘娘只管用就是了。”
  “摔着了,让工匠再烧一套新的来,倒不是什么难事。”
  皇太后听着就好笑道:“你这话跟皇上说的是一模一样,都叫我使劲用,摔坏了也没什么。这么说,我可就真得好好用上了。”
  两人说话用的都是蒙语,郭珍珠这一口说得极为流利。
  底下的夫人没听懂的有点懵,听懂的就更诧异了。
  裕亲王的福晋早就知道郭珍珠会蒙语,说得也好,于是也用蒙语笑着道:“听说法兰西的传教士眼巴巴给皇上送了一小块彩色琉璃,王爷有幸见过,只两巴掌大,颜色有三种。换做以前确实难得,如今看着这琉璃茶具,就觉得那一小块彩色琉璃不算什么了。”
  这多色琉璃难得,以前哪怕只有巴掌大,那都是极为罕见,有市无价。
  但是一套彩色琉璃茶具就更难得了,在郭珍珠的嘴里,似乎不是多厉害的东西,一烧就烧了几套。
  坏了再烧就是了,不算什么大事。
  裕亲王的福晋不由听得诧异,只感慨顺皇贵妃好东西见多了,对这种彩色琉璃就不大重视了。
  但是在郭珍珠看来,这琉璃就是玻璃,用的材料也没多贵重,只是技术难了一点。
  只要技术有了突破,多烧制几套彩色琉璃确实不是什么难事。
  郭珍珠听裕亲王的福晋问起,示意林嬷嬷送了一个锦盒到她跟前去:“皇上早就给裕亲王准备了,想着让人送过去,倒不如直接交给裕亲王为好。正巧福晋问起,这会儿我把茶具给福晋就是了。”
  裕亲王的福晋没想到皇帝早就给他们准备好了,打开锦盒,也是一套彩色琉璃的茶具。
  这茶具上的浮雕是绶带鸟,象征福寿双全。
  她接过锦盒,连忙起身行礼道谢:“多谢皇上,多谢娘娘了。”
  郭珍珠摆摆手道:“福晋多谢皇上就是,皇上特意交代要给裕亲王好好烧一套茶具。这颜色反反复复试过,才得了这么一套了。”
  福晋听着不由抿唇一笑,低头看着锦盒里的茶具,发现这绶带鸟还是一对的。
  显然这一对的祝福,除了裕亲王,还有她这个福晋了。
  另外鸟儿的羽毛是翠绿的,也不知道内务府是怎么烧出来的,这羽毛根根分明,并不是从头到尾都是一样的绿色。
  反而羽毛根部要浅一点,一点点加深,到羽毛尾巴的时候才是深绿色。
  这显得绶带鸟活泼生动,仿佛能感觉到这羽毛的蓬松来。
  一只绶带鸟在枝头上,一只在稍微低一点的枝丫上。
  一上一下,这对绶带鸟遥遥相望,似是含情脉脉。
  旁边的贵夫人忍不住看了一眼,小声感慨道:“这茶具颜色美,浮雕也是极好看的,寓意又好。”
  她作为宗室的夫人都羡慕裕亲王的福晋,更别提是其他人了。
  只是郭珍珠说这茶具好烧,却是紧着宫里的几位主子,也没她说得那么简单。
  其他人哪怕想要,也是不敢开口的,对裕亲王的福晋更是艳羡了起来。
  旁边的温贵妃和宜贵妃也每人得了一套,温贵妃的茶具浮雕则是飞燕,嘴上含着花枝,有岁美年丰之意。
  宜贵妃则是更爱花,郭珍珠就让工匠特意烧了一套牡丹和玉兰的,寓意玉堂富贵。
  拿到锦盒,宜贵妃迫不及待打开,看着层层叠叠盛开的牡丹花,不由赞叹道:“姐姐,这茶具真美。上边的颜色更是烧出层次来,深深浅浅的,瞧着这花儿仿佛真的在缓缓盛开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