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闻言,皇帝笑着摆摆手道:“小事而已,回头让你身边的小明子教李铭几天就足够了。小明子在宫里的时间不短,又是在永寿宫伺候好几年了,还是看着你长大的。”
  “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一些规矩小明子心里比旁人要明白,让他来教李铭是再合适不过。”
  六阿哥点头应了,笑眯眯跟皇阿玛道谢后这才走了。
  夜里皇帝去永寿宫的时候,跟郭珍珠提起这事来:“六阿哥的眼光倒是不错,朕原本还担心他会选沈麦。不愧是朕的儿子,哪怕年纪小,却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郭珍珠听着就笑吟吟道:“也是皇上教得好,六阿哥年纪小小倒是比臣妾还厉害,跟臣妾说的时候头头是道,叫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她简单转述了六阿哥对沈麦和李铭的看法,皇帝微微颔首道:“六阿哥看得差不多,沈家确实前些年跟李家一样,只围着田地打转。后来沈老爷子写的书出名了,尝到了好处,就想着让子孙读书写文章,以后指不定能让家里能够往上走一走。”
  “沈家儿孙不少,沈老爷子有三个兄弟,膝下还有五儿两女。两个女儿都出嫁了,五个儿子也就最小的儿子有了沈麦这个孙子。”
  郭珍珠有点惊讶,沈麦的生父在家里排行最小,沈麦却是长孙了?
  皇帝继续说道:“沈麦从小就被沈老爷子带在身边养着,手把手教读书识字。别说种地,沈麦估计连田地边上都没怎么去过。”
  郭珍珠听得眯起眼道:“明知道六阿哥想找
  个会种地的伴读,没想到沈家这个孙子居然一点都不会。”
  只是也不意外了,沈麦是长孙,沈老爷子有意借着出书的东风上去,尤其宫里正是看中沈家这一点,才会叫沈麦参加六阿哥伴读的挑选。
  沈家自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可是沈麦已经走读书人的路线了,根本不像上一代那样还围着田地打转,只能恶补一番。
  光恶补还不行,沈麦皮肤白皙,一看就是一直在屋内没出去晒过的,于是又拉着人狠狠晒了一通。
  亏得沈麦是个容易晒黑的体质,如今又是初春不是盛夏。不然猛地晒上很多天,那么小的孩子身子骨可未必能受得住,只怕要中暑的。
  不过沈家还挺狠的,愣是把沈麦晒得黝黑送进宫来。若非六阿哥心细又敏锐,估计真要给沈家糊弄过去了。
  沈麦要真进了宫,六阿哥以后发现真相再反悔虽然不难,却麻烦多了。
  但是沈麦有着沈家那本书,全背下来,平日六阿哥问什么,估计也能答得上来一些。
  郭珍珠无奈摇头道:“想必沈家觉得六阿哥喜欢种地,也只是动动嘴皮子,在边上指挥一番,未必是真的喜欢或者擅长。所以他们让沈麦晒一晒,再背诵种地的书,以后进宫了也未必会露馅。”
  唯独沈家并不知道,六阿哥是真的喜欢种地,也很擅长。年纪小的时候拿不动锄头,六阿哥才让身边的太监帮忙。
  如今年纪大一点了,他拿得动小锄头,种地种花,简直种得不亦乐乎。
  六阿哥自个种过地,自然看得出沈麦压根没种过。
  皇帝笑着道:“沈家这不是班门弄斧了吗?他们以为写了一本农学书,家里人都种过地,背一背书就能糊弄宫里养尊处优的小阿哥,真是聪明过头了。”
  他不讨厌聪明人,却厌恶自作聪明的。沈家尤其是,糊弄六阿哥,这不等于想糊弄自己这个皇帝了吗?
  郭珍珠听着,见皇帝的表情并没有多动怒,却明白他心里不痛快,沈家估计要倒霉了。
  她好奇问道:“皇上是想要惩罚沈家吗?”
  听罢,皇帝点了下头又摇头道:“是要罚沈家,却不是这个时候。”
  郭珍珠一听就明白了,六阿哥刚挑完伴读,沈家立刻就被罚了,只怕所有人都知道怎么一回事了。
  但是沈家出的书,名气不少,还有不少人追捧。皇帝正是打算发展农学的时候,不好直接打压沈家。
  不但会牵连到六阿哥,还可能出现一系列的麻烦。
  农学被打压,其他擅长农学的人是不是就不敢出来一展所长了?
  沈家出书有助农学发展是一回事,沈家人飘了出这种闹剧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皇帝不想有人混为一谈。
  索性稍微缓一段时间,让所有人的注意力没在沈家身上,皇帝再动手也不迟。
  至于要怎么惩罚,皇帝早就心里有数了。
  沈家不是想往上走吗?家里有个佐领,还打算借着这次东风打点一番,当个参领。
  皇帝打算截下,顺道把沈家那个佐领都撤掉了。
  郭珍珠看出皇帝的想法,却也觉得沈家是自作孽。要是老老实实让沈麦进宫,没弄那么多花花肠子,自然没什么坏事。
  而且六阿哥没看中沈麦,但是沈家借着那本农学书,也可以起来的。
  可惜沈家这么一闹,反而断了自己的路。
  过了几天,郭络罗夫人递了牌子进宫来。
  之前因为宫里守孝的缘故,郭络罗夫人就不好进宫来了。如今出孝了,又过了年,听闻皇帝要带着皇太后和宫妃南下,必然会带上郭珍珠。
  于是郭络罗夫人赶紧递牌子进宫来见一见,不然又得等几个月了。
  宜贵妃也在,见着郭络罗夫人十分高兴,挽着她的胳膊笑眯眯道:“额娘瞧着气色还不错,送去的燕窝都喝完了吗?要是用完了,这边再送一些过去。”
  郭络罗夫人笑着点头道:“娘娘送的燕窝都用了,家里女眷们都用了,气色都比之前好。我进宫的时候,她们还说要托我多谢娘娘呢。”
  宜贵妃大手一挥道:“额娘客气什么,等会额娘出宫的时候多带一些回去就是。”
  郭珍珠含笑看了过来问道:“额娘瞧着不错,那可太好了,阿玛也好着呢?”
  郭络罗夫人笑吟吟点头道:“好着呢,最近老爷早上还起来打拳,说是得长命百岁,好好看着子孙们过好日子才行。”
  宜贵妃听着好笑道:“那敢情好,就盼着阿玛长命百岁,好好享儿孙的福气呢!”
  几人笑闹了一会,郭络罗夫人才正色道:“今儿我进宫来,一来是看看娘娘,二来是家里旁支听说六阿哥选了李家孩子当伴读,就上门来问了。”
  郭珍珠想想也知道,旁支是觉得她家里没合适年岁的孩子当六阿哥的伴读,但是旁支有啊!
  怎么不选他们,反而选了李铭这个外人呢!
  第141章
  宜贵妃听着就嗤笑道:“他们想什么呢,旁支家里的孩子会种地吗?会读书吗?别是学了几个大字,又觉得自己是旁支,就能进宫来当六阿哥的伴读了。”
  旁支想得挺美的,他们配吗?
  郭珍珠皱眉问道:“额娘,旁支的人不会上门来质问,叫你委屈了吧?”
  要让自家额娘委屈了,她立刻去收拾旁支这些人!
  闻言,郭络罗夫人笑着摇头道:“他们哪里敢,之前老爷狠狠敲打了旁支一番,他们一个个只敢小心翼翼上门来,问旁支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才叫六阿哥不乐意从旁支选孩子当伴读来着。”
  “我想着外头可能有人议论这个,索性进宫来跟娘娘说一声,也好心里有个准备。”
  听见这话,宜贵妃就笑了起来:“原来如此,额娘不必担心,这种话压根不会传到宫里来。要六阿哥挑个家世厉害的人当伴读,外头才可能议论。”
  “如今只选个普通人家当伴读,外头可能只觉得有些惊讶,很快就不会再讨论此事了。旁支上门来问,额娘打发走了吧?”
  郭络罗夫人点头答道:“是,我只说这是小阿哥和娘娘的意思,必定还经过皇上的允许,不是他们能够问的。”
  问了,谁会给旁支回答呢?
  反正只说六阿哥愿意选旁人,不愿意选旁支而已。
  旁支除了郁闷,还能怎么样呢?
  最多是叫他们让孩子努力一点,以后说不定五阿哥和六阿哥长大了,有别的差事需要有人跑腿,兴许会想起旁支来。
  郭络罗夫人是这么想,也就这么跟旁支说了。毕竟直接跟旁支说他们不行,让旁支大受打击,一蹶不振也不好。
  索性跟他们说了是皇帝的意思,叫旁支消停了,然后再勉励一二,让他们督促旁支的孩子们努力起来。
  不然以后五阿哥和六阿哥长大了,差事多了,想找人跑腿,但是回头看旁支的孩子一个比一个废。
  那机会可不会等人,尤其不会等没准备的人,也就落在别人身上,旁支可不能再哭着上门来问了。
  他们不努力,抓不住机会,怪谁呢,只能怪自己了!
  郭络罗夫人这么一解释,郭珍珠就笑了,宜贵妃连连点头道:“额娘这话说得好,既叫旁支消停点儿,又能让他们关起门来多努力,不至于懒懒散散的。以后兴许没能办什么差事,反倒闹出什么事来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