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比起皇帝和四格格之间更像平常父女一样,皇帝跟小太子之间除了父子,就更有君臣的关系。
尤其比起父子,两人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储君,那关系就更不一般了。
郭珍珠也明白皇帝的教育方针,对待儿子都十分严厉,认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阿玛才能教出最好的继承人来。
皇帝对待女儿就不一样了,要娇养,对待两个格格的时候脾气耐性都极好,脸上还一直带着笑。
对着阿哥们,皇帝就没那么爱笑了。尤其是小太子,哪怕郭珍珠很少见到这两父子相处的样子,光是听四格格的话就能脑补出来了。
皇帝估计恨不得小太子复制黏贴自己,跟他一样出色,所以看小太子哪哪都不够满意。
不满意那就还缺锻炼,功课要做,书要读,骑射武艺也不能落下。
皇帝自己就是这样,一早起来要读书要练字要锻炼。除了处理政务之外,还有自己的兴趣和研究。
农学、医学、天文学和算数等等,都是皇帝感兴趣的地方。
他把政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还能分出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些感兴趣的事。
之前在京城的时候,皇帝还会让传教士进宫来给自己上算数和西医之类的课程。
他好学还精力旺盛,记性极好,连十几年前的探花郎虽然一时忘了,但是一提就能立刻想起来,还知道这些年探花郎没犯大错的事。
皇帝这么恐怖的记忆力,郭珍珠是自愧不如。
正是因为他比一般人优秀太多,对儿子们的要求就按照自己这个模版来对照的。
在郭珍珠看来,小太子这个年纪已经足够出色了,可惜皇帝用自己的模版来比较,那小太子就差了不是一点。
皇帝可能没有直接说,但是平日多多少少表现出来了,这也让小太子只觉得自己不够好,还需要多努力。
小太子这样想,在皇帝面前压根没底气,不就跟老鼠见着猫一样,哪里能自在了呢!
好在有四格格在,郭珍珠听女儿刚才说的,还把小太子夸了好几次。
有四格格在,估计能缓和皇帝和小太子之间的关系,还能让小太子多拾起点自信来吧!
第144章
有四格格在,小太子确实也偷偷松了一口气。
皇帝对他极为严格,小太子虽然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毕竟自己是储君,就该严格要求自己。
但是皇帝对待他,不像对待儿子,更像是对待臣子一样。
每次做功课点评的时候,小太子去见皇帝的路上,脚步都比平
日要沉重一点,有点不想那么快面对。
因为皇帝看过功课后,不会直接说哪里不好,只会用朱笔圈上几个地方,然后让小太子回去琢磨一下。
皇帝对臣子也是一样,对一些折子上的事不够满意,也不会直说,而是圈上两笔,或者打回去。
至于什么意思,那就要大臣自个琢磨猜测了。
大臣们毕竟年纪大,阅历多,跟皇帝相处的时间也长,有些能琢磨出来。
但是对小太子来说,这就实在太难了。
反复打回去修改了几次,皇帝才算勉强满意,小太子也只摸到一点点模糊的想法。
如今有四格格在,那就不一样了。
她什么都敢问,想法很跳跃,却都在点子上。
小太子帮忙仔细回答,皇帝也愿意稍微引导一下,他就能把这个事情摸透。
再写章程的时候,小太子就能一鼓作气写完,对比之前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每次他不是琢磨一整夜,甚至有时候早起还在纠结要怎么写,有没需要修改的地方。
小太子哪怕写完也不自信,担心有哪里写得不够好。
这次他提笔一口气写完,检查后感觉十分满意。
凌音虽然努力读书,但是在皇帝给太子布置的功课上就实在帮不上忙了。
他只能更仔细伺候太子,帮着斟茶递水和磨墨,还陪着小太子熬了一夜又一夜来琢磨功课。
今天凌音给太子送蜜水的时候,见小太子这次写功课完全是一蹴而就,不由笑道:“殿下这次胸有成竹,看来写得极好。”
小太子听后,笑着点头道:“我也感觉这次写得很不错,少有的从头到尾都清清楚楚的。”
多得四格格在,他才能摸得如此透彻,巴不得这南巡的路上四格格多来几次,自己在功课上就能做得更好了。
小太子摸清楚脉络,知道怎么处置这些事,等回去后,他就能更得心应手一点,不会两眼一黑来抓瞎了。
思及此,他就觉得四格格这个妹妹不但聪慧又可爱,难怪皇阿玛那么喜欢她。
就连小太子都不由对这个四妹妹更喜欢上几分,琢磨着等回去后,东宫里有什么好东西,给四格格送过去当是酬谢的礼物了。
他等着墨汁干透的时候,对凌音问道:“我私库里头是不是有一对花簪子来着?上面是兰花还是什么的?”
凌音想了想就答道:“殿下,确实有这么一对花簪子,却不是兰花,而是梅花。”
小太子点头道:“梅花也行,等回宫后,你提醒我,记得送去给四妹妹。”
这话叫凌音有点意外,毕竟小太子跟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只算一般,怎的忽然跟四格格如此亲近,还想着回去后给她送礼物了?
他想到小太子今天一蹴而就的功课,难不成是四格格帮忙,才叫自家殿下这么快写好功课的?
凌音小心翼翼说道:“是,奴才记下了。只是奴才斗胆一问,殿下怎的忽然想给四格格送礼物了?”
小太子看了他一眼道:“你也是猜出来了,皇阿玛让四妹妹一起写功课,给我参考一二。”
凌音这还真的没猜出来,还十分震惊。皇帝竟然让四格格加入来做功课,只是小太子的功课可关乎政事的,这合适吗?
他这么想,也就压低声音问了:“殿下,后宫不能参政,格格们不该也一样吗?”
小太子挺喜欢凌音这个地方,他不明白的地方就会问,不会不懂装懂,或者自作聪明来解读。
他点头解释道:“四妹妹是不同的,她也不算参政,不过是帮着皇阿玛整理折子,就事论事,写一点解决方法给皇阿玛看看,也给我做一点参考。”
凌音听见后,更是吓了一跳。
乖乖,这不是参政,却比参政更厉害,四格格不但能随意看折子的内容,还直接要面对皇帝和小太子来做事情的分析,甚至要给小太子做参考。
他心里觉得,小太子挺喜欢四格格,所以还用上“参考”两个字。
不过四格格一个养在深宫中的小姑娘,比小太子年纪还小,真能说出什么有用的解决办法来吗?
在凌音看来,皇帝也是喜欢四格格这个女儿,哄着四格格玩儿呢!
小太子见了,也就附和皇帝,跟着一起哄着四格格了。
凌音的表情不难猜,小太子一看就明白他在想什么,摇头感慨道:“你可别小看了四妹妹,她虽然年纪小,但是十分聪明,又极为敏锐。在皇阿玛点拨之下,四妹妹还相当言之有物。”
“若非有四妹妹帮忙,问了皇阿玛几句,得了点拨,还给出不错的解决方法,我也不能那么快掌握来龙去脉。”
“你在我身边有一段时日了,见过我写功课这么快的时候吗?”
凌音老老实实摇头,别说快了,小太子哪怕写完都要琢磨来琢磨去,怎么看都不满意的样子。
今天却不一样,小太子一鼓作气写完,之后看着还十分满意,放着就没再反复纠结琢磨了。
但是凌音依旧很难想象得出,四格格对小太子的帮助真有那么厉害吗?
小太子又笑笑道:“四妹妹还有皇贵妃娘娘帮忙教导,虽说也只就事论事,却也叫我耳目一新了。”
尤其在探花郎的事上,顺皇贵妃立刻就察觉到最关键的人心问题,让小太子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他一时之间有些羡慕四格格,居然有顺皇贵妃这般聪慧的生母在,难怪这个四妹妹也如此厉害了。
反观都是皇帝的女儿,三格格就要逊色多了。
也不是说三格格不够聪明,看她跟着苏麻喇姑学习一段时间后,蒙语和汉文都学得不错。
尤其三格格的蒙语说得颇为流利了,显然也是下了大功夫的。
比起其他勋贵家的女儿,三格格已经十分出色了。
这些勋贵家养女儿,小太子也是知道一
点。很多是大字不识,偶尔有些骑射还算不错,不过也只是不错而已。
像四格格上回给皇阿玛送礼物,直接骑马拉弓射箭击中那个卷轴,这么精妙的箭术,在她这个年纪里面就没谁能够超过了。
就是四格格那几个伴读,说是伴读,其实跟玩伴差不多,也只是陪着四格格一起上武课而已。
至于其他的课,苏澜也会让伴读一起上课,但是有没听懂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尤其比起父子,两人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储君,那关系就更不一般了。
郭珍珠也明白皇帝的教育方针,对待儿子都十分严厉,认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阿玛才能教出最好的继承人来。
皇帝对待女儿就不一样了,要娇养,对待两个格格的时候脾气耐性都极好,脸上还一直带着笑。
对着阿哥们,皇帝就没那么爱笑了。尤其是小太子,哪怕郭珍珠很少见到这两父子相处的样子,光是听四格格的话就能脑补出来了。
皇帝估计恨不得小太子复制黏贴自己,跟他一样出色,所以看小太子哪哪都不够满意。
不满意那就还缺锻炼,功课要做,书要读,骑射武艺也不能落下。
皇帝自己就是这样,一早起来要读书要练字要锻炼。除了处理政务之外,还有自己的兴趣和研究。
农学、医学、天文学和算数等等,都是皇帝感兴趣的地方。
他把政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还能分出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些感兴趣的事。
之前在京城的时候,皇帝还会让传教士进宫来给自己上算数和西医之类的课程。
他好学还精力旺盛,记性极好,连十几年前的探花郎虽然一时忘了,但是一提就能立刻想起来,还知道这些年探花郎没犯大错的事。
皇帝这么恐怖的记忆力,郭珍珠是自愧不如。
正是因为他比一般人优秀太多,对儿子们的要求就按照自己这个模版来对照的。
在郭珍珠看来,小太子这个年纪已经足够出色了,可惜皇帝用自己的模版来比较,那小太子就差了不是一点。
皇帝可能没有直接说,但是平日多多少少表现出来了,这也让小太子只觉得自己不够好,还需要多努力。
小太子这样想,在皇帝面前压根没底气,不就跟老鼠见着猫一样,哪里能自在了呢!
好在有四格格在,郭珍珠听女儿刚才说的,还把小太子夸了好几次。
有四格格在,估计能缓和皇帝和小太子之间的关系,还能让小太子多拾起点自信来吧!
第144章
有四格格在,小太子确实也偷偷松了一口气。
皇帝对他极为严格,小太子虽然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毕竟自己是储君,就该严格要求自己。
但是皇帝对待他,不像对待儿子,更像是对待臣子一样。
每次做功课点评的时候,小太子去见皇帝的路上,脚步都比平
日要沉重一点,有点不想那么快面对。
因为皇帝看过功课后,不会直接说哪里不好,只会用朱笔圈上几个地方,然后让小太子回去琢磨一下。
皇帝对臣子也是一样,对一些折子上的事不够满意,也不会直说,而是圈上两笔,或者打回去。
至于什么意思,那就要大臣自个琢磨猜测了。
大臣们毕竟年纪大,阅历多,跟皇帝相处的时间也长,有些能琢磨出来。
但是对小太子来说,这就实在太难了。
反复打回去修改了几次,皇帝才算勉强满意,小太子也只摸到一点点模糊的想法。
如今有四格格在,那就不一样了。
她什么都敢问,想法很跳跃,却都在点子上。
小太子帮忙仔细回答,皇帝也愿意稍微引导一下,他就能把这个事情摸透。
再写章程的时候,小太子就能一鼓作气写完,对比之前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每次他不是琢磨一整夜,甚至有时候早起还在纠结要怎么写,有没需要修改的地方。
小太子哪怕写完也不自信,担心有哪里写得不够好。
这次他提笔一口气写完,检查后感觉十分满意。
凌音虽然努力读书,但是在皇帝给太子布置的功课上就实在帮不上忙了。
他只能更仔细伺候太子,帮着斟茶递水和磨墨,还陪着小太子熬了一夜又一夜来琢磨功课。
今天凌音给太子送蜜水的时候,见小太子这次写功课完全是一蹴而就,不由笑道:“殿下这次胸有成竹,看来写得极好。”
小太子听后,笑着点头道:“我也感觉这次写得很不错,少有的从头到尾都清清楚楚的。”
多得四格格在,他才能摸得如此透彻,巴不得这南巡的路上四格格多来几次,自己在功课上就能做得更好了。
小太子摸清楚脉络,知道怎么处置这些事,等回去后,他就能更得心应手一点,不会两眼一黑来抓瞎了。
思及此,他就觉得四格格这个妹妹不但聪慧又可爱,难怪皇阿玛那么喜欢她。
就连小太子都不由对这个四妹妹更喜欢上几分,琢磨着等回去后,东宫里有什么好东西,给四格格送过去当是酬谢的礼物了。
他等着墨汁干透的时候,对凌音问道:“我私库里头是不是有一对花簪子来着?上面是兰花还是什么的?”
凌音想了想就答道:“殿下,确实有这么一对花簪子,却不是兰花,而是梅花。”
小太子点头道:“梅花也行,等回宫后,你提醒我,记得送去给四妹妹。”
这话叫凌音有点意外,毕竟小太子跟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只算一般,怎的忽然跟四格格如此亲近,还想着回去后给她送礼物了?
他想到小太子今天一蹴而就的功课,难不成是四格格帮忙,才叫自家殿下这么快写好功课的?
凌音小心翼翼说道:“是,奴才记下了。只是奴才斗胆一问,殿下怎的忽然想给四格格送礼物了?”
小太子看了他一眼道:“你也是猜出来了,皇阿玛让四妹妹一起写功课,给我参考一二。”
凌音这还真的没猜出来,还十分震惊。皇帝竟然让四格格加入来做功课,只是小太子的功课可关乎政事的,这合适吗?
他这么想,也就压低声音问了:“殿下,后宫不能参政,格格们不该也一样吗?”
小太子挺喜欢凌音这个地方,他不明白的地方就会问,不会不懂装懂,或者自作聪明来解读。
他点头解释道:“四妹妹是不同的,她也不算参政,不过是帮着皇阿玛整理折子,就事论事,写一点解决方法给皇阿玛看看,也给我做一点参考。”
凌音听见后,更是吓了一跳。
乖乖,这不是参政,却比参政更厉害,四格格不但能随意看折子的内容,还直接要面对皇帝和小太子来做事情的分析,甚至要给小太子做参考。
他心里觉得,小太子挺喜欢四格格,所以还用上“参考”两个字。
不过四格格一个养在深宫中的小姑娘,比小太子年纪还小,真能说出什么有用的解决办法来吗?
在凌音看来,皇帝也是喜欢四格格这个女儿,哄着四格格玩儿呢!
小太子见了,也就附和皇帝,跟着一起哄着四格格了。
凌音的表情不难猜,小太子一看就明白他在想什么,摇头感慨道:“你可别小看了四妹妹,她虽然年纪小,但是十分聪明,又极为敏锐。在皇阿玛点拨之下,四妹妹还相当言之有物。”
“若非有四妹妹帮忙,问了皇阿玛几句,得了点拨,还给出不错的解决方法,我也不能那么快掌握来龙去脉。”
“你在我身边有一段时日了,见过我写功课这么快的时候吗?”
凌音老老实实摇头,别说快了,小太子哪怕写完都要琢磨来琢磨去,怎么看都不满意的样子。
今天却不一样,小太子一鼓作气写完,之后看着还十分满意,放着就没再反复纠结琢磨了。
但是凌音依旧很难想象得出,四格格对小太子的帮助真有那么厉害吗?
小太子又笑笑道:“四妹妹还有皇贵妃娘娘帮忙教导,虽说也只就事论事,却也叫我耳目一新了。”
尤其在探花郎的事上,顺皇贵妃立刻就察觉到最关键的人心问题,让小太子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他一时之间有些羡慕四格格,居然有顺皇贵妃这般聪慧的生母在,难怪这个四妹妹也如此厉害了。
反观都是皇帝的女儿,三格格就要逊色多了。
也不是说三格格不够聪明,看她跟着苏麻喇姑学习一段时间后,蒙语和汉文都学得不错。
尤其三格格的蒙语说得颇为流利了,显然也是下了大功夫的。
比起其他勋贵家的女儿,三格格已经十分出色了。
这些勋贵家养女儿,小太子也是知道一
点。很多是大字不识,偶尔有些骑射还算不错,不过也只是不错而已。
像四格格上回给皇阿玛送礼物,直接骑马拉弓射箭击中那个卷轴,这么精妙的箭术,在她这个年纪里面就没谁能够超过了。
就是四格格那几个伴读,说是伴读,其实跟玩伴差不多,也只是陪着四格格一起上武课而已。
至于其他的课,苏澜也会让伴读一起上课,但是有没听懂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