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他们看周姑娘岭南那边的人几乎每天都洗澡,天啊!
  每天都能洗澡,这水也太浪费了吧!
  或者说在那边地方压根就不缺水——
  普通的蒙人们一脸渴望地看着天幕中的后世草原和城市,他们真希望能生活在那里。
  和其他民族也不是打打杀杀的状态,而是其乐融融。
  他们也愿意给其他民族的人跳他们的舞蹈——
  促进下当地的旅游环境。
  这时天幕中的视频说到了呼市,一座昭君博物馆引起了刘邦的注意,
  因为那座雕像是一名身着匈奴服饰的男子和一名身着汉装的女子并行骑马的塑像。
  “匈奴和汉女和亲?”刘邦皱眉,后期的大汉竟然还要与匈奴和亲吗?
  那些个匈奴的狼子野心区区一个小女子怎么能喂得饱?
  要他说就应该打,打到他们跪地求饶,并滚出贺兰山为止。
  接下来的一个城市的杜尔伯特大草原还是神舟系列飞船的回归地。
  “等等!”忽必烈敏锐地抓住了神舟系列飞船这个词:“飞船是能飞上天的船?和飞机不一样吗?”
  众人摇头,他们也没见过。
  不过应该就是后世的高级科技吧。
  但是马铃薯是什么?
  竟然在这里的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不知道他们现在有没有这个粮食,如果有的话那该解决多少人的吃饭问题啊。
  再过来,他们就在天幕里的视频看到了他们元朝的上都。
  广阔的草原上有许多当地人建的蒙古包,作为特色民宿来吸引外地的游客。
  忽必烈:“……”
  后世的内蒙除了这些就没有其他吸引人的东西了吗?
  总感觉他们像在以色侍人,就怕有一天色衰而爱弛……
  还有那些刻在石头上的乱七八糟的画,在后世看来竟然这么重要吗?
  行,那他就叫人好好保存着给后世人。
  一个视频看下来,后世的内蒙发展得很好,那里的蒙人生活也好。
  忽必烈再次为他短命的大元王朝默哀。
  后面的子孙就这么不争气?
  其他王朝:这有什么!
  在后世他们的都城更加繁华富裕,京城就不说了,就连一个小小的渔村都能发展成一个超级的大都市!
  嬴政一旁念叨:“寡人的咸阳是最好的!”
  李斯:“……”
  倒也不必如此,陛下。
  按照正常的历史,咸阳城早就被毁了吧。
  后面的咸阳都不再是大秦的咸阳了。
  第440章 天差地别
  “第九位,明朝唐寅。”周瑾玉念出这个名字就想起了那部轻松欢快的电影。
  然而真实的唐寅确实是才子,却没有如此轻松的事情。
  而此时正披头散发,一身狼藉地从宁王府中跑出来的唐寅茫然无措。
  他原以为宁王的邀请是终于有人看到他的才华了,却不想得知宁王要造反的惊骇消息。
  为不受牵连,他只得装疯卖傻。
  宁王这才将他放走。
  一路仓皇而逃,脚被石子磨出了水泡,钻心的疼。
  却一点也不敢停下来。
  他想起自己的前半生,十六岁就经过了县试,府试,院试,是第一名的案首。
  当时在家乡名动一时。
  后来与徐氏成婚,亦恩爱有加。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六年后,父亲离世。
  原以为是他最悲痛的事情,却不想更残忍的事还在后面。
  两年内母亲、妻子,孩子相继离世……
  作为第一的举人,却遭受科举舞弊案的牵连,锒铛入狱。
  出来后再也不能科考了……
  听到天幕叫他的名字,唐寅心下苍凉,他又能问什么呢?
  问这世间为何给他如此坎坷的路程?
  还是问为何亲人一个个远去,只留下他一人?
  唐寅最后缓缓问道:“宁王成功了吗?”
  “没有。”周瑾玉回答得干脆利落,并将这场宁王之乱的视频放给他看。
  “宁王?”朱元璋正想着这是谁的时候,天幕上就说道【第一代宁王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
  “……”这么说来那个宁王之乱的宁王就是朱权的后代了。
  朱元璋叹口气:“一天天的没事学老四造反吗?”
  朱标不敢说话。
  永乐年间的朱棣皱眉:也就是说宁王现在就对朕不满了!
  就因为没有得到好处!
  那他是想要与朕共享这天下吗!
  朱棣神情渐渐阴沉起来。
  在南昌府就藩的朱权向来深居简出,韬光养晦。
  这会正惬意地看着天幕,结果宁王之乱的视频一出来,差点没被吓死!
  该死的玄孙!
  朱宸濠!
  你成功就算了,没成功却连累你祖宗了!
  朱权急忙写了一封言辞恳切地信命人急送往京城给朱棣。
  正准备起兵造反的朱宸濠万万没想到他最大的秘密被一个小小的唐寅给破了,整个人顿时如坠冰窟。
  手下的幕僚们四下溃逃。
  转眼间,王府便空空如也,与此同时朝廷的军队也团团围住了王府。
  一场还没来得极发动的造反就这样消弭了。
  朱厚照一高兴,便打算看看这个唐寅的资料,顺便看看原来的宁王之乱是怎么回事。
  【朱宸濠是第四代宁王,他本身是没有条件造反的。】
  【朱棣登基后对地方藩王的管理和控制非常严格,到朱瞻基的时候就彻底形成了控制藩王的大明藩禁体系。】
  【而且还有律法规定藩王不得结交朝臣,不得干预地方政务,不得私自离开封地。】
  朱元璋心里五味杂陈,他最中意的继承人是标儿啊——
  朱棣满意点点头,他孙子做得不错。
  朱高炽也忍不住显露出高兴的表情。
  其他王朝:哟,这个对藩王的措施还听不错的!
  可以学一学。
  【然而朱厚照的登基给了朱宸濠一个造反的机会。】
  朱棣看到这里,血压开始飙升了。
  朱高炽急忙安抚道:“父皇,没有成功!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没有成功!”
  朱棣的情绪这才慢慢缓和下来。
  而被天幕点名的朱厚照不高兴了:什么话!
  宁王造反关朕什么事?简直胡说八道!
  【朱厚照继位后为掌握实权,玉文官集团发生了较量。】
  【这个时候,朱厚照认为打造一个实力强大的宗亲藩王可以成为对抗文官集团的另一股势力。】
  【所以后面不管是谁上书朱宸濠有造反之心,朱厚照都不宜与理会,还对其大加封赏。】
  朱元璋:……
  果然再英明的君王也避免不了废物的后代啊——
  看看嬴政,看看胡亥,朱元璋莫名就平衡了。
  朱标:不知道成为帝王的四弟看到是什么感觉?
  朱棣刚刚平息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起来了:“废物!!简直是废物一个!!”
  朱高炽也不敢在此刻出言相劝。
  被天幕完全揭示所有事情的朱厚照恼羞成怒,瞬间觉得天幕坏透了!
  但又无可奈何。
  大臣们面面相觑,安静异常。
  其他王朝:养虎为患,这个明朝皇帝这么傻的吗?
  权力平衡也不是这样平衡的吧。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就有异心的朱宸濠本开始按耐不住了。】
  【他要为自己的先祖朱权取回属于宁王的东西。】
  朱权捂脸:别说了——
  再说下去估计都没有后代了!
  【朱宸濠开始扩充实力,抢夺民田霸占商行收受贿赂那只不过是常规的操作,他甚至豢养了一支盗匪打家劫舍 来帮他敛财。】
  【得来的巨额财富拿来养军队,并通过贿赂恢复了宁王府三护卫。】
  【而他三护卫的恢复同时也是朱厚照在幕后的默许纵容。】
  朱元璋不想看了,这些个玩意看得人寿命都短了好几年,他还想好好活着给标儿找大夫看病呢。
  朱棣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但平静得有些诡异。
  众臣身上的汗湿了里衣,却一声不敢吭。
  而朱厚照却破防了,他冲着天幕大喊大叫:“胡说——全是胡说八道——”
  身边的宫人低着头,恨自己为什么不是个聋子 。
  朱权已经对自己的未来彻底没有希望了,能活一天是一天吧。
  【就在朱宸濠拥有造反资本的时候,朱厚照的宠臣联系到他,说可以将宁王世子过继给没有子嗣的朱厚照。】
  【朱宸濠很激动,可以这样的话他都不用造反了。】
  【但没想到这只是朱厚照设的局,因为他要亲征蒙古,在他取得应州大捷后,就开始敲打朱宸濠了,再次将他 的宁王府三护卫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