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你自个用不完,不还有宜嫔吗?另外还有四格格,给她做两身小披风,这雪兔的皮最为合适,十分柔软不磨人,穿上就跟小仙童一样好看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郭珍珠只好收下。
两人落座后,她又问起茹茵的情况来。
僖嫔笑笑道:“我让家里的马车在宫里的侧门等着,把茹茵送上马车,车上还备着一个医女,帮着给她身上的伤口都抹了上等的伤药。庄子上还请了一个大夫,给茹茵看伤。”
“至于后边如何,就看茹茵的造化了。她能从慎刑司出来,就已经不容易了。”
她当时匆忙送茹茵出宫,还不能送到宫门,只能到二门。
僖嫔甚至不能跟茹茵多说两句话,因为周围都是陌生的太监和宫女。
她只能勉强说上两句:好好养伤,好好活着。
浑身是伤的茹茵已经说不出话来了,看着僖嫔的眼神有感激和愧疚,以及用尽力气点了一下头。
想到这里,僖嫔也不是纠结的人,把茹茵救了出来,她就把此事放下了。
郭珍珠见僖嫔的神色渐渐释然,就关心道:“你的腿脚还好吗?”
僖嫔听着就笑道:“放心吧,不是什么大事。我只多跪了一会,腿麻了,走路才不大利索。我回去擦了伤药,休息几天就好了。”
郭珍珠点点头,这才放心了,又听僖嫔说道:“德嫔不知道从哪里知道我求了皇上放过茹茵的事,也想仿效我去给乌雅氏一族求情。只不过她派人去乾清宫一问,被皇帝直接拒绝,就不敢过去了。”
听见这话,郭珍珠惊讶之余却摇头道:“德嫔未必是想去给乌雅氏一族求情,更可能是为她阿玛求情。”
僖嫔听着,十分赞同地点头道:“你说得对,就德嫔那性子,心腹宫女都不会去救,更别提这些乌雅氏的族人,很可能都没见过面,她更不可能上心。唯独她阿玛丢了官职,估计她有点着急了。”
毕竟德嫔的出身不高,全靠皇帝的宠爱才走到如今的地步。
她的阿玛也因为这缘故才能被提拔为参领,看着仕途能平步青云了,却被那乌雅氏的教养姑姑连累。
如果他不能尽快起复,就可能会一直沉寂下去。
僖嫔又说道:“德嫔估计担心参领的职务被别人占了,她阿玛就没机会回去。依我看,皇上很可能会让你的阿玛去替了这职务。”
郭珍珠犹豫了一下,还是告诉了她:“皇上那天叫我去乾清宫,确实隐晦提过这事,但是我觉得阿玛并不能胜任……”
僖嫔立刻明白她的未尽之意,郭珍珠这是婉拒了皇帝,顿时哈哈笑了起来:“真没想到,你还挺会气人的。德嫔要知道这事,估计又要气得肚子疼了!”
第28章
僖嫔笑了一会,又感慨道:“可惜了,这事不能告诉德嫔,不然当面跟她说,皇上要把她阿玛的职务送给你阿玛,但是你拒绝了。”
“光是想想就十分解气,还能欣赏德嫔生气的表情。只是德嫔这小心眼,真让她知道了,怕是会来找你的麻烦。”
“虽说她也闹不出什么风浪来,但是一直跟蜜蜂一样嗡嗡嗡也挺闹心的,还是别叫德嫔知道为好。”
不过想想德嫔胆战心惊想找皇帝缓和关系,就为了让她阿玛恢复原职。谁能想到,皇帝早就物色了新的人选,还是郭珍珠的阿玛三官保。
德嫔拼命想争取回来的东西,郭珍珠却拒绝了。
光是郭珍珠这份稳重和定力,僖嫔还是打心底佩服的。
毕竟进宫的嫔妃,在宫里不受宠就算了,受宠的话,生活的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的。
不止是吃穿用度都更好了,身边人也会伺候得更精心,态度更恭敬。
其他人也是拼命巴结讨好,在这种氛围里很容易就变得飘飘然,无法稳住本心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可是郭珍珠似乎从来没有这个问题,以前是什么样,她如今还是什么样子。
尤其她还有一颗纯粹的心,进宫后哪怕嫔妃之间没闹个你死我活,但是遇上事了,却未必会出手帮忙,免得给自己沾上麻烦。
哪怕跟郭珍珠和宜嫔这样是感情深厚的亲姐妹,进宫后彼此的关系也可能发生变化。
尤其一个受宠,一个不受宠,这心态上也渐渐会变了。
可能是羡慕,也可能慢慢变成嫉妒,最后这种落差会特别折磨人。
然而在郭珍珠身上,压根看不见这些。
她之前住在翊坤宫,跟宜嫔在一起,就像是宜嫔的影子一样,压根不出头,也不张扬。
后来郭珍珠突然被晋封为顺嫔,搬到永寿宫来,跟宜嫔的关系依旧很好,两人经常走动。
甚至于对僖嫔这样没说过几回话,不怎么熟悉的人,在她犹豫着过来看看郭珍珠,郭珍珠就承了这份情,愿意出主意帮僖嫔,把茹茵从慎刑司救出来。
光凭这一点,僖嫔就认了郭珍珠这个朋友。
毕竟帮她这个忙,郭珍珠是冒了很大的风险,却依旧愿意伸出援手。
于是僖嫔说道:“以后德嫔要是再来找你麻烦,你只管来找我。我别的可能不行,但是骂人的功夫是一流的,能把德嫔骂得几天抬不起头来,自然不会再来找你的麻烦。”
要是德嫔不接受教训,对郭珍珠还不死心,那僖嫔见德嫔一次就骂一次!
郭珍珠听后,也知道僖嫔这是维护她,担心德嫔总来找茬,于是笑笑道:“德嫔最近惦记着她阿玛的官职,哪有心思来找我?再说了,咱们也别跟她一个孕妇计较,免得德嫔总是肚子疼就不好了。”
僖嫔听着又笑了起来:“你说得对,
德嫔总嚷嚷着肚子疼,假的都要变成真的了。”
闻言,郭珍珠赞同地点头。
德嫔用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跟狼来了一样。
她要真肚子疼得特别厉害的时候,周围人反而早就习惯了德嫔的把戏,没能及时给德嫔请御医,这很容易出事的。
可惜德嫔始终没注意到这个危险,身边伺候的人可能察觉到了,却也不敢开口提醒。
毕竟德嫔这人,只喜欢听自己想听的话,别人劝说的话是听不进去的,反而会羞恼成怒。
看看邓嬷嬷就知道了,苦口婆心劝说,最后却被赶出宫,落了个不怎么好的下场。
周围人见了邓嬷嬷偶读下场,一个个自然不会开这个口,免得被德嫔厌弃,再赶出宫去就惨了。
郭珍珠倒是好奇另外的事来:“那天听说你冲去乾清宫跪着求见皇上,我吓了一大跳,生怕你惹怒了皇上,反倒不美了。”
僖嫔听后,知道她担心,摆摆手道:“我虽然平日看着鲁莽,还没有莽到这个地步,不管不顾就冲过去求见皇上了。我是打听了两天,得知前线似乎有了转机,皇上心情正好,于是我才麻溜去求见。”
她不赶紧去,皇帝又不高兴了怎么办?
趁着皇帝心情好,僖嫔才连忙过去求见,为茹茵求情的。
郭珍珠想到那天去乾清宫见皇帝的时候,就有八百里军报送来,看来送的是好消息,难怪皇帝心情那么好,直接就给她送来一箱子的云蝶锦。
她就说皇帝怎么莫名其妙给自己送东西,原来是这样。
郭珍珠把事情一说,僖嫔点头道:“你不知道也是正常,我费了老大劲,也只知道一点点。”
她确实散了一大笔钱财,打点了不少人,才得到那么一点点消息,还含糊得很。
毕竟后宫不能打听和干涉政事,对方也不敢乱来,僖嫔只能得到只字片语,不过也足够用了。
云省一直久攻不下,这地形易守难攻,换了几个将领后,战事依旧胶着。
这每天僵持着都在烧钱,皇帝自然一天比一天不高兴,连带着伺候的人都小心翼翼的。
好在最近有了转机,叛军当中居然出了叛徒,跑出来投降,告知了一条进城的密道。
刚开始将领还以为有诈,回头才发现这人背叛,是因为叛军头领不放心下属,要他们把家人送上当人质。
谁知道这人得知自己年迈的双亲被带走后,没多久生病了,头领却吝啬给人看病送药,父母因此死了,他才偷偷叛逃出来。
派人跟着走了一趟密道,确实是真的,免得节外生枝,他们连夜带兵从密道偷袭,大获全胜。
于是前线连夜送好消息进京,皇帝连着两天上早朝的时候嘴角都带着微笑,足见他的心情有多好了。
打听消息需要时间,僖嫔担心情况有变,前线要又哪里卡住了,叫皇帝不高兴就麻烦了,所以才会确认消息后,她就立刻动身去乾清宫求见皇帝。
“不管如何,我和茹茵的运气都不错,正碰上前线打了胜仗,皇上的心情不错,也愿意放茹茵一点生路。”
“说起来,乌雅氏一族这事也已经有了决断。”
郭珍珠听得大为诧异:“这么快?前后也没多久的功夫,这就审完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郭珍珠只好收下。
两人落座后,她又问起茹茵的情况来。
僖嫔笑笑道:“我让家里的马车在宫里的侧门等着,把茹茵送上马车,车上还备着一个医女,帮着给她身上的伤口都抹了上等的伤药。庄子上还请了一个大夫,给茹茵看伤。”
“至于后边如何,就看茹茵的造化了。她能从慎刑司出来,就已经不容易了。”
她当时匆忙送茹茵出宫,还不能送到宫门,只能到二门。
僖嫔甚至不能跟茹茵多说两句话,因为周围都是陌生的太监和宫女。
她只能勉强说上两句:好好养伤,好好活着。
浑身是伤的茹茵已经说不出话来了,看着僖嫔的眼神有感激和愧疚,以及用尽力气点了一下头。
想到这里,僖嫔也不是纠结的人,把茹茵救了出来,她就把此事放下了。
郭珍珠见僖嫔的神色渐渐释然,就关心道:“你的腿脚还好吗?”
僖嫔听着就笑道:“放心吧,不是什么大事。我只多跪了一会,腿麻了,走路才不大利索。我回去擦了伤药,休息几天就好了。”
郭珍珠点点头,这才放心了,又听僖嫔说道:“德嫔不知道从哪里知道我求了皇上放过茹茵的事,也想仿效我去给乌雅氏一族求情。只不过她派人去乾清宫一问,被皇帝直接拒绝,就不敢过去了。”
听见这话,郭珍珠惊讶之余却摇头道:“德嫔未必是想去给乌雅氏一族求情,更可能是为她阿玛求情。”
僖嫔听着,十分赞同地点头道:“你说得对,就德嫔那性子,心腹宫女都不会去救,更别提这些乌雅氏的族人,很可能都没见过面,她更不可能上心。唯独她阿玛丢了官职,估计她有点着急了。”
毕竟德嫔的出身不高,全靠皇帝的宠爱才走到如今的地步。
她的阿玛也因为这缘故才能被提拔为参领,看着仕途能平步青云了,却被那乌雅氏的教养姑姑连累。
如果他不能尽快起复,就可能会一直沉寂下去。
僖嫔又说道:“德嫔估计担心参领的职务被别人占了,她阿玛就没机会回去。依我看,皇上很可能会让你的阿玛去替了这职务。”
郭珍珠犹豫了一下,还是告诉了她:“皇上那天叫我去乾清宫,确实隐晦提过这事,但是我觉得阿玛并不能胜任……”
僖嫔立刻明白她的未尽之意,郭珍珠这是婉拒了皇帝,顿时哈哈笑了起来:“真没想到,你还挺会气人的。德嫔要知道这事,估计又要气得肚子疼了!”
第28章
僖嫔笑了一会,又感慨道:“可惜了,这事不能告诉德嫔,不然当面跟她说,皇上要把她阿玛的职务送给你阿玛,但是你拒绝了。”
“光是想想就十分解气,还能欣赏德嫔生气的表情。只是德嫔这小心眼,真让她知道了,怕是会来找你的麻烦。”
“虽说她也闹不出什么风浪来,但是一直跟蜜蜂一样嗡嗡嗡也挺闹心的,还是别叫德嫔知道为好。”
不过想想德嫔胆战心惊想找皇帝缓和关系,就为了让她阿玛恢复原职。谁能想到,皇帝早就物色了新的人选,还是郭珍珠的阿玛三官保。
德嫔拼命想争取回来的东西,郭珍珠却拒绝了。
光是郭珍珠这份稳重和定力,僖嫔还是打心底佩服的。
毕竟进宫的嫔妃,在宫里不受宠就算了,受宠的话,生活的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的。
不止是吃穿用度都更好了,身边人也会伺候得更精心,态度更恭敬。
其他人也是拼命巴结讨好,在这种氛围里很容易就变得飘飘然,无法稳住本心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可是郭珍珠似乎从来没有这个问题,以前是什么样,她如今还是什么样子。
尤其她还有一颗纯粹的心,进宫后哪怕嫔妃之间没闹个你死我活,但是遇上事了,却未必会出手帮忙,免得给自己沾上麻烦。
哪怕跟郭珍珠和宜嫔这样是感情深厚的亲姐妹,进宫后彼此的关系也可能发生变化。
尤其一个受宠,一个不受宠,这心态上也渐渐会变了。
可能是羡慕,也可能慢慢变成嫉妒,最后这种落差会特别折磨人。
然而在郭珍珠身上,压根看不见这些。
她之前住在翊坤宫,跟宜嫔在一起,就像是宜嫔的影子一样,压根不出头,也不张扬。
后来郭珍珠突然被晋封为顺嫔,搬到永寿宫来,跟宜嫔的关系依旧很好,两人经常走动。
甚至于对僖嫔这样没说过几回话,不怎么熟悉的人,在她犹豫着过来看看郭珍珠,郭珍珠就承了这份情,愿意出主意帮僖嫔,把茹茵从慎刑司救出来。
光凭这一点,僖嫔就认了郭珍珠这个朋友。
毕竟帮她这个忙,郭珍珠是冒了很大的风险,却依旧愿意伸出援手。
于是僖嫔说道:“以后德嫔要是再来找你麻烦,你只管来找我。我别的可能不行,但是骂人的功夫是一流的,能把德嫔骂得几天抬不起头来,自然不会再来找你的麻烦。”
要是德嫔不接受教训,对郭珍珠还不死心,那僖嫔见德嫔一次就骂一次!
郭珍珠听后,也知道僖嫔这是维护她,担心德嫔总来找茬,于是笑笑道:“德嫔最近惦记着她阿玛的官职,哪有心思来找我?再说了,咱们也别跟她一个孕妇计较,免得德嫔总是肚子疼就不好了。”
僖嫔听着又笑了起来:“你说得对,
德嫔总嚷嚷着肚子疼,假的都要变成真的了。”
闻言,郭珍珠赞同地点头。
德嫔用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跟狼来了一样。
她要真肚子疼得特别厉害的时候,周围人反而早就习惯了德嫔的把戏,没能及时给德嫔请御医,这很容易出事的。
可惜德嫔始终没注意到这个危险,身边伺候的人可能察觉到了,却也不敢开口提醒。
毕竟德嫔这人,只喜欢听自己想听的话,别人劝说的话是听不进去的,反而会羞恼成怒。
看看邓嬷嬷就知道了,苦口婆心劝说,最后却被赶出宫,落了个不怎么好的下场。
周围人见了邓嬷嬷偶读下场,一个个自然不会开这个口,免得被德嫔厌弃,再赶出宫去就惨了。
郭珍珠倒是好奇另外的事来:“那天听说你冲去乾清宫跪着求见皇上,我吓了一大跳,生怕你惹怒了皇上,反倒不美了。”
僖嫔听后,知道她担心,摆摆手道:“我虽然平日看着鲁莽,还没有莽到这个地步,不管不顾就冲过去求见皇上了。我是打听了两天,得知前线似乎有了转机,皇上心情正好,于是我才麻溜去求见。”
她不赶紧去,皇帝又不高兴了怎么办?
趁着皇帝心情好,僖嫔才连忙过去求见,为茹茵求情的。
郭珍珠想到那天去乾清宫见皇帝的时候,就有八百里军报送来,看来送的是好消息,难怪皇帝心情那么好,直接就给她送来一箱子的云蝶锦。
她就说皇帝怎么莫名其妙给自己送东西,原来是这样。
郭珍珠把事情一说,僖嫔点头道:“你不知道也是正常,我费了老大劲,也只知道一点点。”
她确实散了一大笔钱财,打点了不少人,才得到那么一点点消息,还含糊得很。
毕竟后宫不能打听和干涉政事,对方也不敢乱来,僖嫔只能得到只字片语,不过也足够用了。
云省一直久攻不下,这地形易守难攻,换了几个将领后,战事依旧胶着。
这每天僵持着都在烧钱,皇帝自然一天比一天不高兴,连带着伺候的人都小心翼翼的。
好在最近有了转机,叛军当中居然出了叛徒,跑出来投降,告知了一条进城的密道。
刚开始将领还以为有诈,回头才发现这人背叛,是因为叛军头领不放心下属,要他们把家人送上当人质。
谁知道这人得知自己年迈的双亲被带走后,没多久生病了,头领却吝啬给人看病送药,父母因此死了,他才偷偷叛逃出来。
派人跟着走了一趟密道,确实是真的,免得节外生枝,他们连夜带兵从密道偷袭,大获全胜。
于是前线连夜送好消息进京,皇帝连着两天上早朝的时候嘴角都带着微笑,足见他的心情有多好了。
打听消息需要时间,僖嫔担心情况有变,前线要又哪里卡住了,叫皇帝不高兴就麻烦了,所以才会确认消息后,她就立刻动身去乾清宫求见皇帝。
“不管如何,我和茹茵的运气都不错,正碰上前线打了胜仗,皇上的心情不错,也愿意放茹茵一点生路。”
“说起来,乌雅氏一族这事也已经有了决断。”
郭珍珠听得大为诧异:“这么快?前后也没多久的功夫,这就审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