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僖嫔点点头,表情却带着严肃道:“审完了,那些人该说的都说完了,自然也就没用了。除了茹茵,她们一个都没能离开慎刑司。”
  这话让郭珍珠后背的鸡皮疙瘩都立起来了,竟然一个都没出来?
  证明乌雅氏一族在宫里,每个人都沾手了,又或是全都知情不报?
  僖嫔在宫里呆的时间要长,人脉也比郭珍珠要广一点,消息自然更灵通:“乌雅氏一族是大伤元气,听闻几年内都不让他们在宫里走动伺候。”
  郭珍珠一听,不能在宫里走动伺候,那是不能在外头被人看见了。
  那么作为内务府包衣一族,他们能去的地方就少多了,还都是比较苦的地方。
  在宫里主子跟前伺候是最体面,得到的赏赐也多,人脉方面自然不用说。
  换做这些不能在人前的工作,那么乌雅氏一族就得彻底没落下去了。
  既没了人脉,也没有银钱,还得做最累最苦的活计。
  比如浣衣局,比如半夜刷马桶倒夜香。
  要是女红做得好,还可能去针线房当个最低等的绣娘,做着边边角角的刺绣,活最为繁重,却不能出现在主子面前,更不可能露脸,也就无法得到赏赐了。
  做的时间长了,眼睛就废得更快,没几年只怕要成了半个瞎子,那可能就会发落去更苦的地方去了。
  乌雅氏一族前头进宫来的人造的孽,后头的人却要被迫跟着一起承受,也是怪惨的。
  不过郭珍珠对他们没太大的同情,想想乌雅氏那教养姑姑的胆子那么大,四处敛财,族人都是帮凶,就足见他们上梁不正下梁歪。
  看德嫔也能明白,他们一族的风气就是这样。
  这次没被发现,以后只会胆子更大更贪心,做出更过分的事来。
  后边的人未必就都清白,只是可能暂时没有机会动手而已。
  他们的芯子都坏透了,还是别在主子跟前伺候,没得祸害人。
  小明子这会儿在门口探头,似乎有事要禀报,碍于僖嫔在,他就不好开口。
  僖嫔明白小明子的顾虑,笑笑道:“我出来也久了,每次我都来永寿宫打扰你,感觉怪不好意思的。明儿你来长春宫,我也好好招呼你一番。”
  郭珍珠倒是觉得小明子能打听的不会是什么大事,不过僖嫔如此热情邀请,她还是笑着答应下来。
  等僖嫔离开,她就示意小明子进来说就是了。
  小明子这才小心翼翼禀报道:“主子,奴才刚得到消息,佐领大人被皇上单独召见。”
  这事倒是让郭珍珠惊讶,三官保被皇帝单独召过去了?
  皇帝不会告诉三官保,他原本想提拔三官保当参领,但是被郭珍珠直接拒绝了吧?
  郭珍珠嘴角一抽,皇帝你这也太鸡贼了,试探她的态度不够,还要试探三官保的态度吗?
  三官保冷不丁被皇帝召进宫,到了乾清宫门口的时候满心忐忑,脑子里一个劲回想最近他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但是不管他怎么想都想不出来,面上就更紧张了。
  李德全进去通传之前,还对三官保笑了笑安抚道:“大人放轻松点。”
  三官保道谢一声,却是一点都放松不了。
  等他进去行礼的时候,跪下太用力,扑通一声,膝盖疼得差点嗷一声叫出来。
  好在三官保憋住了,没在皇帝面前失礼。
  皇帝见了不由好笑,示意李德全去扶三官保起来。
  三官保连连道谢,说真的,没李德全扶一下,他自个是真的有点起不来了。
  他落座的时候只小心坐了一半,低着头恭敬问道:“不知道皇上叫奴才过来,是有什么吩咐吗?”
  三官保不是朝廷命官,只是个管着旗人的小小佐领,不能自称微臣。
  皇帝叫他过来也是临时起意,源于郭珍珠之前拒绝提拔三官保当参领的话。
  三官保和上峰同乘一辆马车不符合规矩,但是三官保本人似乎并不清楚。
  于是皇帝就让人把堆着的那些御史的折子送过来,毕竟最近战事更紧急一些,他就没急着看这些弹劾的折子。
  他随意翻了翻,还真的发现有御史弹劾三官保和上峰同坐一辆马车不合规矩的事,顿时乐了。
  这上峰跟三官保无仇无怨的,没必要给他挖坑。
  估计上峰就是随口客气一下,让三官保上马车来,三官保当真了,还
  真的不客气上去了。
  上峰能怎么办,人都上来了,只好两人同坐一辆马车出行,这倒是一件小事。
  兴许恰好被御史看见,御史什么芝麻绿豆的事都会来弹劾。
  当然这也是御史的工作,他们弹劾归弹劾,但是要真的什么都不做,那也不行。
  回头没弹劾的人后边忽然出了什么事,皇帝一看,御史竟然没有发现这样的毒瘤,该当何罪!
  所以御史就卯着劲弹劾,反正什么小事都写写,借此告诉皇帝,他们是有在干活的!
  皇帝翻了翻,又看到几个御史弹劾这件事,字里行间却比之前要严厉得多,显得事情相当严重了。
  他看了眼折子上的日期,一开始看的那本要更早一点,估计是第一个发现的御史。
  后边弹劾的却是这两天,特别集中。
  皇帝把折子都翻了一遍,发现这两天足足五六个御史一起弹劾三官保。
  除了跟上峰同坐一辆马车之外,还有对上峰不够恭敬,办差随意散漫,还会把大部分的事务都甩给副手,三官保自己做得就少了。
  一连串的弹劾让皇帝略微吃惊,尤其一本比一本言辞犀利,严重得好像三官保做了什么十恶不赦之事,就该严惩罢官才行。
  皇帝越看越是面色凝重,旁边帮忙收拾折子的李德全见了,忍不住动作都轻了几分。
  下一刻,皇帝就让人召了三官保过来,李德全就知道,这些弹劾折子都跟三官保有关系。
  如今人来了,面露局促和紧张,却没有心虚。
  皇帝打量了一下就说道:“朕收到好几本弹劾,说你对上峰不敬,办差也不够尽心,都交给底下人去做了,可有此事?”
  三官保一听,连忙答道:“皇上,奴才对上峰礼数周全。至于差事,有些奴才自个办了,有些就分给下属去办,并没有全甩给底下人了。”
  他面露疑惑,不知道谁会来弹劾自己一个小小的佐领。
  说真的,佐领原本就没多少差事,有些琐碎的分给底下人去做,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皇帝又说道:“听闻你办差散漫拖拉,很多差事延误了,确有其事?”
  三官保赶紧答道:“皇上,这话实在叫奴才冤枉。奴才最近的差事是核对旗人参战伤亡的数目,发放补贴和办白事等等的琐事。因着同时好几个人,奴才核对后就让底下人分别去送米粮和补贴的银两。”
  最近因为前线战事的缘故,各旗也会有人当兵参战。
  参战就可能有伤亡,对八旗子弟,皇帝会让各旗核对后发放抚恤金作为补贴。
  如此一来,八旗子弟家里不怎么给力,比较困苦的,也愿意去参战搏一搏。
  成了就能有军功,接着可能平步青云。
  哪怕失败了,伤了残了死了,家里人也有个着落,不至于有后顾之忧。
  三官保当然担心有人冒认,又或者因为同名的缘故弄错人,所以是亲自核对的。
  剩下这些送抚恤金和帮着各家筹办白事,那就不用他亲自来了。
  毕竟三官保又不能把自己劈开几瓣,底下人这时候就派上用场,帮着各家办得妥妥帖帖的。
  这些底下人都做得多了,也有个固定的章程,一般不会出问题。
  三官保就不明白,难不成他这个佐领什么事都没有亲力亲为,才被弹劾了?
  要他什么都做了,那底下人来做什么,光看着不干活吗?
  而且佐领这个品级不高,办的事却很琐碎。
  除了战事要核对这些伤亡的旗人,送补贴和办白事之外,他们还需要核对旗人的户籍。
  每家每户每年成婚多少,添丁又多少,病亡的多少都要记录在册。
  毕竟旗人的福利是按照人头算的,不管是饷银、奉米还是土地,都是按照人头来分。
  所以每年都要核对人数,便于第二年发放这些福利。
  核对费时费力,每家每户都要去,花费时间长很正常,怎么能叫拖拉呢?
  三官保可能太困惑,脸上都带了点出来。
  皇帝听他老老实实回答,还一脸茫然的样子不由笑笑道:“没有就好,要是朕派人查出来你偷懒还懈怠,到时候就要罚你了。”
  闻言,三官保连连点头道:“是,奴才一定仔细办差,绝不敢躲懒怠慢。”
  看皇帝的样子只是随口问问,三官保这才稍微放松了一点,又听皇帝说道:“原本朕想着你这些时日办差还算妥当,正好参领的位子空出来了。”